【工道 ‧ 自在】過勞死

期數
4136期
刊登日期
2023.05.25
作者
覃國良
主曆
2023年05月28日 五旬節主日(甲年讀經)

共用圖片/檔案 - 工道自在過去三年,由於疫情,導致很多打工仔開工不足。但隨著疫情漸漸退卻,當中不少打工仔又要回復每天工作1216小時。從新聞中得悉,有一名女子為幫助家庭早日還清債務,而連續五日加班至清晨近5時後,突然昏迷,送院搶救後最終不治,診斷為心肌炎致猝死。常言道「最低工資」和「標準工時」是基層勞工最起碼的保障。香港作為全球最勞累城市之一,由於沒 有標準工時的保障,筆者希望透過本文,讓大眾再次反思「過勞死」這個議題。

過勞死(karoshi),即因為疲勞過度而致死亡,在醫學上的定義為:有害心理健康的持續工作,打亂了工作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節奏,從而導致體內疲勞蓄積及長期勞累過度, 高血壓舊病加劇,再伴以動脈硬化,最終衰竭而死。

在現行法例中,不但沒有立法制定標準工時,甚至連行業工時指引也欠奉。其實政府早在自2010年起,已經開始研究規管標準工時。而政府委託職業安全健康局研究工作過勞問題的相關調查報告亦於2020年完成。當中分析了200宗在工作期間,因心腦血管疾病導致突然死亡的個案,發現44宗個案的工時達日本、韓國、台灣的長工時水平。惟該報告亦指出,工作因素並非導致這些死亡個案的單一原因,最後勞工處只作了加強推廣僱傭雙方對心腦血管病的認知而已。

香港僱員在工作期間突然死亡的個案屢見不鮮。2020年,在職死亡個案達234宗,非因工作意外死亡的呈報個案達100宗,其中73宗因心腦血管疾病引致。這不免讓人關注這些個案可能與工作有關。但《僱員補償條例》中規定,僱員遭遇工傷意外或患上條例指明的職業病,僱主才有責任補償。若只是在工作期間猝死,則不屬於條例保障範圍。在《工作通諭》中,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提出「勞工先於資本」的原則,指出人才是工作的主體,並需關注工人面對的具體工作條件和環境,包括合理工資和工作時間等。

到了今天,當局還沒有將過勞死列入職業病範圍,也沒有就過勞作出任何界定,以致遭遇不幸的打工仔家屬難獲補償。因此,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曾於2021年發表文章,促請政府應盡快參考日本、台灣等地區的經驗,早日為過勞訂下標準。好讓因長工時、高工作壓力猝死僱員的家屬得到補償,還過勞殉職工人的最後一份尊重。

面對這樣非人性化的現象,再加上社會上的大趨勢,面對這等不公平、不公義,作為基督徒的我們,除了祈禱外,還可以做些甚麼? 如果我們只從世俗的角度來看,的確令人十分氣餒。但是,當我們把目光放在天主身上,回憶天主在基督身上所施行的一切,看法就會不同。我們被召選為耶穌基督的追隨者,首先要明白基督徒的使命,就是將基督的福音傳給別人。這是把一套新的價值觀帶到人類的每個階層中,從內部革新人類,因為福音是要帶給人類徹底的改變,而這份改變,使人意識到不義結構的存在。透過彼此連結,便可以形成一股力量,透過愛與不公義的制度抗衡,甚至有一天,讓天國在現世中臨現。

  •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