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頌唱聖保祿之歌 阮美芬修女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重視唱經,修女每天高唱日課讚美天主。喜愛唱歌的阮美芬修女於過去半世紀,熱情地唱出每句歌詞,而前輩修女創作的〈聖保祿之歌〉,成為了她人生的主題曲: 「我或是生,或是死,只要基督在我身上,在我身上受光榮⋯⋯」
阮美芬修女將她的修道生涯比喻為一首情歌,「這份情見證我的生命被天主的愛去創造,事事由天主帶領。」她兒時從肺癆死裡逃生後,變得中氣十足,熱愛唱歌及運動,打球、游泳、單車、爬山無一不歡,而從中國內地來港定居後,入讀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的聖羅撒學校,紮紮跳的她為天主安靜下來祈禱,於1962 年十四歲那年領洗。
其後,她加入了聖老楞佐堂歌詠團, 並沉醉於拉丁文聖樂的詩意之中。萬料不到的是,她動人的歌聲換來神父委以重任,「我被安排在聖週禮儀中,跪在『聖體欄』前獨唱,感情盡出,流下眼淚⋯⋯當時我已經決心回應聖召, 便更用心以歌聲傳揚天主的愛。」
為安排回應聖召,她把擔任教師六年的收入儲起,作為家人日後的生活費用,於1973年入會,「準初學院在台灣新竹市,是天主給我的十字架苦路起點。當地是著名的『風城』,冬天時常颳起強風,我最初受不了病倒。」康復後,阮修女回復好動本性,攀山越嶺為原住民教友送殯,「那時沒有吊橋,我要坐在一個大木兜裡, 由神父拉動鋼索,把我溜到另一端山崖上,下面是百呎山谷⋯⋯ 我深信傳教是要冒險的。」阮修女於1974年在菲律賓接受初學培育期間跌傷,休養了多時,令個性急進的她,學習接受自己及別人放慢腳步。
穿越三道「巨浪」
阮修女於1983年宣發永願,她挑選了自己的人生「主題曲」(〈聖保祿之歌〉)與姊妹同唱,雖然當時無人懂唱,只能播放錄音帶,但她從來不缺知音。
「我的生命既是一首歌,也是一趟滑浪旅程。巨浪滔天,然而只要順勢進入巨浪中,天主自會拖著我的手穿越。」阮修女生命中的第一道巨浪,是仍未宣發永願,便獲委任為何文田海星學校(已結校)的校長,「當時我只有30歲,海星學校的老師戲稱來了一個『BB校長』。」阮修女透過朝拜聖體與主同行,並跟老師們衷誠合作,讓這間為區內災民子弟而設的學校,順利完成歷史任務。
阮修女於1995年至2003年獲選為省長,迎向人生的第二道巨浪,「最棘手是人事問題。我坦誠與姊妹商量,從不逼迫別人⋯⋯ 完成任期後,年過半百的我轉往了澳門擔任校長,繼續陪伴青年。」
第三道巨浪是2023年剛完成第二次獲選的省長職務後,即被總會委任為區域會長,阮修女除了負責會省原有的港、澳地區,更要照顧台灣、韓國、印尼、巴基斯坦等省區,協調400多位修女的工作,心裡多了400多份牽掛,「多年來擔任省長期間,我學習前輩省長去信任修女,我深信『用人不疑』,也要給新人機會去嘗試。」
傳承師徒間的信任
阮修女在德望小學任教一年級,「當時我決定成為修女,不想為學生擔任代母,但出於培育需要,最後做了兩位學生的代母。逾半世紀後,我先後尋回兩位最痛惜的代女, 「她們仍像當年一樣,稱呼我做『Miss Yuen 』,改不了,我很享受被這樣稱呼呢!她們求學時學會信任後輩,子女因此成材,令我深感安慰。」
「其中一人問我為何當年讓她擔任班長,我說:『就是要給予你成長機會呢!』聖羅撒學校的修女恩師,當年同樣給予我機會擔任班長。我入會後, 探望了恩師們好幾次,訴說她們當年如何以身教和信任, 塑造了我的生命。」阮修女表示,「上一代修女不是嚴肅,只是嚴謹,當我看見修女老師擁抱著成績未如理想的學生同哭,便被這份愛意打動。」回望過去,阮修女驚覺自己生命讚歌中的愛, 承先啟後,延綿下去。(鄧)
- 01 阮美芬修女(右二)本年與同會姊妹重宣誓願
- 02 與澳門聖羅撒英文中學學生合照
- 03 年輕時在台灣新竹山嶺乘坐吊兜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