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感受大自然之美 范子峰神父

期數
4226期
刊登日期
2025.02.14
主曆
2025年02月16日 常年期第六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08共用圖片/檔案 - 人物專訪

香港高山多平地少,不少人享受遠足的樂趣,飽覽山海美景。來港傳教21年的宗座外方傳教會范子峰神父( Franco Bellati)便是其中之一,他的足跡幾乎遍佈全港山野,「我喜歡大自然,喜歡山與海,只要看到藍天,看到太陽,心情便會變得舒暢,在山上祈禱是最幸福的事。」

范子峰神父出生及成長在意大利北方海拔一千公尺的村莊,自幼在大自然環境中成長, 家庭、宗教及大自然在他成長路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意大利這傳統的天主教國家,差不多每名嬰兒出生時都會領洗,「我們常說笑, 牛和羊都是天主教徒。」他熱愛與家人每天相聚祈禱的時刻,也喜歡在山上感受天主所創造的受造界。年幼的他曾認為教會與社會密不可分,教會等同社會。

行山傳福音

本頁圖片/檔案 - 08在濃厚的天主教文化中,范神父稱在二千多位村民中,便有數十人回應聖召,成為神父、修女及傳教士,在意大利本土及遠赴海外傳教。而每當他們放假回鄉,總會與小朋友分享引人入勝的傳教經歷,給小朋友開啟了全新的大門。當時,年輕的范子峰腦海中有一想法:「好人就要做神父修女。」他在11歲小學畢業後,便離家到米蘭加入修院。

在修院學習及準備的過程中,他以成為教區神父為目標,但在22歲修讀神學的第二年, 成為海外傳教士的念頭悄悄萌起。他讀了一本有關傳教士的自傳故事後,決定加入宗座外方傳教會,離開家鄉,為天主的愛作見證。

他於1999 年晉鐸後,先到意大利南方服務,並在2003年收到修會的首個派遣— 到香港傳教。他坦言未來香港時,已憂慮學習廣東話,也認為香港太城市化,他笑說:「曾發噩夢,夢到老師說我的中文說得不對。」他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兩年中文課程時, 在城市中找到他的綠洲,「我經常跑山,作為發泄的方式。」

本頁圖片/檔案 - 08當他被派往葵芳聖斯德望堂服務時,教友們留意到他熱愛大自然,便跟隨他一起遠足, 成立了行山信仰小團體,每逢假期,十多人一起到香港各處遠足。在過程中,他與教友除了互相分享信仰,更欣賞教友邀請未領洗的親友同行,當中不少渴望進一步認識信仰,參與慕道團後領洗。

信靠上主 致力行善

范神父曾到北京及廣州的慧靈中心服務智障人士,為他最深刻的是雖然同事皆並非教友,但他們愛人如己,以人為中心的精神,讓他感受到天主對眾人的愛。范神父曾服務聖若翰堂及聖博德堂,近年出任宗座外方傳教會的區會長及區代表。

「你該信賴上主,致力善行,你必安居樂土,享受康寧。」(詠三十七3)范神父提到在海外傳教路上,總會遇到不同挑戰,但這聖言時刻提醒自己信賴天主,努力行善,便能在天主的陪伴下找到平安。(吳)

本頁圖片/檔案 - 08_1000


  • 01 范子峰神父(右六)與教友參與古道行活動
  • 02 在聖博德堂福傳音樂會上致辭
  • 03 范神父(後排右一)與青年到訪西灣村海星堂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