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邏各斯和秘索斯
人來到這世上,無論是初民還是活在當下,都知道世道並不美麗,天災加人禍有若永難逃避的符咒,弱肉強食,充滿不平。昔人把這歸結為命運,據說最初希臘人愛說的「邏各斯」就隱含著「命運」之意。粵諺說「落地喊(哭)三聲,好醜命生成」,古希臘智者西勒諾斯說人生最美好的事情是從沒來到世上或立即死去……人失望既多,早晚會假定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人只要存活便難逃給權勢者宰割的惡運。有人將這種無法控制的生存處境以及加諸自身的至上權力名為「實在專制主義」。專制原意為絕對,即不可掌控又不可逃避,於是一切行動都成無謂之舉,連思考也屬多餘。但拒絕理解必引發恐懼,令人無奈更無為,螻蟻尚會求生,必有人為緩和焦慮,戰勝恐懼,克服匱乏而上下求索: 這世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亦必生出世事背後是否有個神聖的決定原則的猜想。但回答這問題極不容易,直到如今亦沒有一個說法能令所有人信服,而人由蒙昧到有知的過程也相當漫長,起初只可能有朦朧意象而無法用概念把握,思緒愈近原始便愈偏向集體無意識,估計亦只可能與母神時代的洞穴文化相生相承,那時可能連語言也欠奉,即使有也不健全。因此,朦朧意會的主宰世間萬事背後的神聖原則,和令一般人無奈之極的世俗生涯之間,定然生出一中介:唯有指靠對神界的想象和嚮往,用詞語給強大的「他者」命名,不斷地重構神聖的形象,優化詞語,不斷更新神秘「他者」的故事,化陌生為親近,化無序為有序,化暴力為柔情,以解釋代替神秘,以有名代替無名……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不甘「認命」者唯有走向另一種精神境界,這就是「浪漫主義」的起源:強調事在人為,強調人作為獨立個體的精神責任,強調人性與神性的同構,即强調一個較合理的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各族群的古老神話便是在這背景出現的。
神話其實是一種積極的世界觀,內裡必隱藏著充滿智慧的人生觀,在古代曾是一切知識之根。啓蒙運動讓一切舊說都要在理性面前證實自家存在的價值,照說怪力亂神該遁跡無蹤,但三個世紀以來,一切掃蕩神話之舉終成敗績。那些「荒誕不經」的古老神話不但始終活著,世俗之人還不住建構新神話, 何解?學者返回古希臘的故紙堆去,發現與我們後來以為代表西方理性的「邏各斯(logos)」同時並立的還有「秘索斯( m u t h o s 或mythos)」,簡單地說便是與邏輯智慧對立的「詩性智慧」,與文明人心智對立的「野性思維」,即通過隱喻手法從對世道的神秘體驗裡脫穎而出,將隱秘的意化為可言說的意象,以意會回答自詡為能打開宇宙奧秘大門的「理性」無法回答的終極問題。
神話的出現,起碼意味著,人不再甘於只被動地接受現實,起碼開始思考乍看理所當然的強權世道是否真的那麼合理。我們不妨將神話解讀為一種生存意志,情感結構,思維慣性,甚至政治訴求,裡面充滿人性的奧秘。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機樞何在?讀神話是可以有許多啟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