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若天】都是亞當⋯⋯
期數
3877
刊登日期
2018.06.08
作者
楊鳴章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6 月 10 日 常年期第十主日
亞當吃了那果子後, 發現自己赤身露體,就感到害怕,躲藏起來。這裡說的並不只是穿衣服或露體的問題,而是人發現失去了保障,暴露在各種考驗下,再也沒有安全感。安全感不是單憑個人的意志和力量可以打造出來的,必須與人、與環境相和應。亞當把責任推到他的偶伴身上,而且最終還抱怨天主。他早前不是說過: 「這是我骨中之骨,肉中之肉, 她應稱為女人,因為是由男人取出的。」這種充滿感情的話麼? 為此人應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女人為甚麼沒有與她的男人交談, 竟然聽信了蛇?拒絕溝通是分裂的第一步,彼此推卸責任更是失敗的不歸路。今天福音中,耶穌對那些污瀎他的經師們最嚴厲的駁斥,也談到這一點。人若是眛了良心、褻瀆了聖神,還有甚麼能使他悔改得救?撒殫就是喜歡看見人交相指責,好讓牠分而治之,坐收漁人之利。
近日最囂塵上的其中一個問題,仍然是找地建房屋的問題, 政府是責無旁貸的了。我不想問為何歷屆特區政府,放任由公屋、居屋的需求屯積推至天高, 如今到了一個噬臍莫及的境地? 我只傷痛有那麼多年輕的一代, 廿多卅歲的人,仍然沒法成家立室,只看著私樓的投資功能不斷增加,但與市民需要的居住功能愈來愈背離。今天能輕易購買私樓的是甚麼人?普羅的香港市民怎麼房間愈住愈細、愈換愈貴、公屋愈難申請;在這情況下, 大家都容易理解, 為甚麼會喊那些口號?社會的發展是純經濟的事嗎?基層和夾心階層人民的生活質素與幸福感是否可以付諸厥如?大家肯坐下交談、協商不肯?只一味的拉鋸糾纏不休,難道大家都沒有「不易居」的問題?香港怎麼可以算是一個宜人安定生活的城市?請求不要給人這麼沒責任感的負面答案: 你不喜歡就離開吧,反正許多人爭相來這裡購屋居住!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