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讀書】講故事〔作者︰楊孝明〕

期數
4185期
刊登日期
2024.05.05
作者
楊孝明
主曆
2024年05月05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12C_300共用圖片/檔案 - 冷讀書(FB&Whatsapp)這本書《南涌講古——被遺忘的香港故事》並不是一本信仰或宗教書籍,而是講述近沙頭角南涌的歷史及鄉村故事,縱向的時間由清朝順治十三年(1656)至到現代的2020年。這三百多年的時間,亦折射出整體香港的歷史。

原來,清朝立國初期形勢未穩,鄭成功以台灣為據點,威脅大陸東南沿岸,順治十三年(1656)為斷絕其沿海供應,實行「禁海令」,居民不許造船,不得出海。可惜效果不彰,順治十八年,再頒「遷界令」,由山東至廣東五省,居民要往內陸遷移五十里,違者處決。整個香港居民全屬被遷之列,官兵驅趕百姓,毀田焚屋,農民無處可逃,死亡枕藉,賣兒送女,全家服毒自殺有之,回遷被斬有之。三年後,遷界令再往內陸移三十里,整個香港,仿如鬼域。

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收復台灣,正式頒布「復界令」,撤除海禁。這時百廢待舉,朝廷招募百姓到新安縣開墾田地,這一批新落戶的人,多落戶在沙頭角、西貢、清水灣、大埔等地,重視祠堂,保留了自己的方言、文化、傳統, 被統稱為「客家人」(Hakkas)。清道光年間(1820)沙頭角的客家村,已有60條之多。1898年,新界租借給英國人,這些客家村遂成為殖民之地。1941 年,日軍佔領香港,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立,鹿頸南涌成為游擊據點。1948年,英國戰後勞動力不足,訂立「1948年英國國籍法」, 鼓勵村民前往英國居留及工作,大量新界村民移居英國。1960年代,政府興建船灣淡水湖, 水流改道,影響稻米種植,加上村民多進入市區工作,魚塘及稻田漸荒廢。2000年,出現新世代新人類,在南涌復耕,種植蔬菜水果,也種稻米、蓮花等。愛土地的人,發起「養地運動」,招聚「養地人」,近年,又由養地運動走向生態社區的探索。

這本書,除了以上的大歷史外,也有家族的小歷史,南涌五屋,羅屋、張屋、鄭屋、李屋及楊屋的歷史。其中的訪問,有很多是在2019年的太平清醮時,在英國回來的老村民。也有述說其中農業的興衰、學校從私塾到公立學校等。其中一章是寫及宗教信仰。南涌最大的廟宇是協天宮,其實是崇拜關聖帝君的。也可從中窺見靈媒問卜、婚嫁習俗。另一方面, 書中也提及,早在19世紀,已有意大利神父在沙頭角區找到神父的足跡。1926年,基督教的巴色差會在粉嶺龍躍頭成立崇謙堂,南涌亦在其傳教的範圍內。另一篇章也值得一提,就是「姑婆的蘊貞堂」,是單身婦女群體生活的歷史空間。蘊貞堂,簡單說,就是姑婆屋,不過她們是共同生活的姑婆,而且是一代一代有其傳承的掌門人物。

這本書,作者編者們用了六年多的時間搜集資料,加上十分多的彩色圖片,希望呈現一個時空的歷史。在2023年過身的村長鄭光明說過一句話:「認識歷史,就是認識自己。」

南涌講古——被遺忘的香港故事

出版社 蘆葦花開生態教育基金 / 作者 陳順馨、周豁然、鶴圓、鄭世亮、山地、松木、楊靜怡、陳慧燕 /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 定價 $250 / ISBN 978-988-70467-0-7

•本專欄與「靈火讀書」專欄輪流刊登


  • 楊孝明,塔冷通心靈書舍店長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