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教宗方濟各與他未完的中國之旅
教宗方濟各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安息主懷,這消息給全球的天主教徒帶來無比悲痛。在香港,天主教會長久以來穿梭於不同信仰、政治與文化之間,教宗的離世不僅是全球的損失,更是一份深切而個人的哀痛。教宗方濟各是一名牧者,他不強調國界,而是應許之地。他理解亞洲,特別是中國,不會視她為挑戰,而是盼望和召叫。
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代表香港教區及全體教友致以最深切的哀悼,並邀請信友一同祈禱,懷念這名在重大變遷時代中帶領教會的教宗。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亦參與悼念,稱教宗方濟各為「真正的合一朋友」,同時憶起教宗深情地說過,香港與澳門的人民常常在他的心中與祈禱中。
教宗方濟各終其一生仍未能實現到訪中國的心願, 他在2024年接受耶穌會會士訪問時坦言「真的很想前去(中國)。」其對話為教會的使命開拓了嶄新的方向。2018年,他與北京達成臨時協議,及後續約,旨在促成中國境內分裂的天主教徒合一。雖然此舉飽受爭議,教宗始終堅持:即使冒險,對話仍勝於沉默與分裂。
他的努力結出了果實。至今二十多名主教透過該協議被任命或正名,使中國更多的教區領導層與宗座達成共識。儘管聖座與中國尚未建立外交關係,教宗方濟各已奠定了信任與尊重的基礎,並多次強調該協議是「牧民性質」,目的是讓中國的天主教徒在和平中活出信仰。
教宗形容教會為「戰地醫院」,所以他更重視教會內部的療癒與合一,而非爭論勝負。本著此精神,他鼓勵中國地下教會即使面對挑戰仍與國家註冊,走出陰霾。
教宗在晚年亦展現了他對亞洲的深厚情誼,例如於2023年牧訪蒙古,從許多過去被忽視的地區中任命樞機,可見他對亞洲在教會未來發展的信任。香港教區銘記他所作的一切,特別是他讓女性參與決策層、宗教交談及牧民的革新。
教宗方濟各留下一份未完成的使命,但也留下了一條路徑。他對中國的愛、對亞洲的信任,以及他為和平所作而勇敢冒險,這都是我們必須守護的。過去他與我們同行,現在,輪到我們繼續前行。教宗方濟各,請為在中國之教會代禱!(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