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議同行】理解《最終文件》的精神(七)〔作者︰鄭小慧〕

期數
4236期
刊登日期
2025.04.25
作者
鄭小慧
主曆
2025年04月27日 復活期第二主日(救主慈悲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共議同行本期探討《最終文件》(下稱文件)第一部分「共議同行的核心」第五分題(43-48段), 揭示實踐共議同行的兩大關鍵:共議性靈修的培育與教會的社會先驅使命。

共議精神本質上是一種源自聖神引導的屬靈態度,應滲透於信徒的日常生活和教會的福傳使命中。其核心在於靜默與聆聽,順從天主聖言; 效法基督的謙卑(參斐二7),摒棄野心、嫉妒與支配欲;同時強調寬恕與更新,在忍耐中實踐彼此的寬恕,持續追求心靈的皈依。 《文件》特別警示,若缺乏靈性深度,則共議精神可能流於形式,淪為表面的組織策略,這是我們必須警惕的危機。

主教會議進程中,「在聖神內交談」作為重要的辨別工具,雖有其局限性,卻能為個人、人際關係與團體帶來深刻的轉變。這種交談不僅是單純的對話,更是思想與情感的深度交流,它創造出一個共享的生命空間,讓改變在潛移默化中自然形成。因此,教會鼓勵在「共議」進程中善用這項辨別工具。

共議性教會體現「多元中的合一」,在差異中締造和諧,這既是信眾的共同責任,更是天主的恩典。透過開放式的團體祈禱、共同分辨、分享與服務,共議實踐不斷更新靈修培育,激發福傳活力,使教會成為社會的希望燈塔,展現「聖事性」與「先知性」的雙重使命。

現今教會面臨許多挑戰,特別是在經歷各種醜聞衝擊後,極需治癒創傷、重建公信力。共議精神以謙卑的態度,使教會成為當代世界的先知聲音。《文件》引用依撒意亞先知書(依十一12)的意象,將共議性教會比喻為「向列邦高舉的旗幟」。在一個日益不平等、傳統治理模式失效、專制抬頭的世界裡,共議精神提供了另類的可能。

實踐共議精神使基督徒成為批判性的先知聲音,能夠針對當代社會的挑戰提供獨特見解。透過共議建立的人際關係,不僅見證了信仰,也回應了人們對接納與認同的深層渴望。這種方式挑戰了現代社會的孤立與個人主義文化,呼籲信徒彼此關懷、共同承擔,並追求真正的共同福祉。

值得注意的是,共議精神既反對極端個人主義,也警惕浮誇的群體主義。它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注重傾聽窮人與邊緣群體的聲音,這與集權世界的冷漠形成鮮明對比。共議精神與整合生態學都強調「關係性」的重要,這種契合展現了教會在當今世界實踐傳教使命的新途徑,兩者相互呼應、相得益彰。

我們是當今致力於執行福傳使命的共議同行教會的一部分,肩負著重要的責任,這既是一種召喚,也是一項應盡的使命!

•逢第二、四主日刊出


鄭小慧,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成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