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更安全的世界

期數
4237期
刊登日期
2025.05.02
作者
孔令瑜
主曆
2025年05月04日 復活期第三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KKP reNew-義筆十一年前,即2014416日,韓國客輪「世越號」從仁川港駛往濟州島途中,在全羅南道海域突然沉沒,船上總共476 人,最後304人罹難。罹難者大部分是檀園高中的學生與教師,當時他們參加前往濟州島的高中畢業旅行。

這場事故被譽為「韓國和平時期最令人悲傷的災難」,不僅讓幾百個家庭陷入無法平復的悲痛,也激起了全國對責任追究與制度改革的強烈要求。

世越號慘劇發生三個月後,家屬與公民團體曾在首爾觀光景點光化門廣場搭建臨時焚香所。20194月,該焚香所改建為木製組合屋—「記憶與安全」展示空間,藉以提醒韓國民眾,唯有確保安全,才能避免悲劇重演,使孩子們得以在平安環境下成長。

然而,2021年首爾市廳計劃於7月拆除此紀念空間時,就引發家屬與民間團體的強烈抗議。社會上的輿論開始兩極化,有人指責家屬藉悲劇牟利,或指持續的悼念,令倖存者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中。原本表達正義與紀念的行動,逐漸淪為激烈的社會撕裂,有部分曾參與救援的義工和學校管理層,亦在沉重心理壓力下走向極端。

船隻翻沉後,政府雖然迅速對監管人員、船員、船舶檢查員以及船舶經營公司等150 多人展開調查,最終53人被判定罪名成立。但受害家屬認為,檢方沒有徹底揭露事發真相與幕後責任。

隨著法律程序推進,2015 11月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終審定讞,裁定世越號船長「不作為殺人罪」罪名成立,判處無期徒刑。此外,韓國海事法庭、木浦地方海洋安全審判院於今年414日,即慘劇發生11周年的前夕,裁決事故是因舵機故障等船體內部因素所致。事故發生時,船隻因曾被改裝,導致穩性不足,加上載貨超出限制,而且固定不當,加劇傾斜。審判院指出, 304 人遇難的主因,是船員沒有履行救助義務, 協助乘客撤離,反而向學生乘客發出廣播,要他們待在船艙裡「耐心等待」,自己率先棄船登救生艇逃命。

有記者曾於光化門的焚香所外,訪問一位家屬的代表,她的兒子在事故中喪生,她向記者表示:「我們不僅僅要求公正,更希望從中看到制度上的徹底改變。」

在持續的抗爭中,不少專家學者和家屬,針對事件中暴露出的漏洞提出了不少改革訴求。他們強調,要建立以安全為基石的新制度,必須要在政府透明、問責機制、技術標準、應急指揮以及公民參與等方面落手,並進行全面的改革。此外,由於事故發生時,政府沒有即時回應及派出搜救船和海警前往現場,家屬對由政府主導的調查失去信心。他們與社會各界要求設立一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由專家和外部監督單位共同參與調查,確保每一項調查程序和結果都能及時向社會公布。

目前,世越號與梨泰院慘案家屬正積極號召制定《生命安全基本法》,擬從法律上建立預防與應急並重的公共安全制度,以防範和減少重大災難發生,保障每一位市民的生命安全。但這項法案,卻因國會朝野之爭,至今仍未獲進一步審議。

其中一位家屬李先生,在事故八周年時,他向媒體表示把關於「世越號」罹難者的記憶永久保持下去很重要:「我們想有一個更安全的世界, 讓孩子們不會再像我們的孩子那樣死去。」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