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 與「末日」共舞〔作者︰關傑棠〕

期數
4237期
刊登日期
2025.05.02
作者
關傑棠
主曆
2025年05月04日 復活期第三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牧者之歌復活節剛過,有關死亡和復活的資訊言猶在耳,世界卻給「末日」的來臨而泛起非理性的掛慮。專家們紛紛作出專業或玄異的預測,好不熱鬧。正當人類為自己發明的AI機械人而沾沾自喜,以為人力勝天,天下無敵;殊不知一個地震和火山爆發,又把我們的智商打回「小學雞」程度。我們人總是驕傲,由有文字記載歷史到今天,這個毛病依然改不掉。

我賣軍火給你去打仗殺人,又用飛機火箭大炮把別人的城市炸個稀巴爛,回頭卻說會幫受害者重建美麗家園。上述不合邏輯與互相矛盾的罪行不知要胡鬧到幾時?哪天大家才肯坐下來一起應對大自然的天災?坦白說,用在打仗欺壓別人的軍費,用在掠奪他人資源以自肥的收益,絕對可以建出一個人人平等自由、安居樂業的世界。可惜我們走錯了方向,自以為是,以為自己管治國家的方法是唯一和最好的。結果全球烽煙四起,永無寧日。寶貴生命變得一文不值,這是不折不扣的「人禍」。最明顯的例子莫如以色列人對待巴勒斯坦的加沙人了。

回過頭來,談談天災,更加叫人感到無奈與無助。就拿近日全球熱話,即本年七月,日本將發生超強十級地震,影響所及,連香港也不能置身事外。未發生的事情已經這麽驚嚇,到真的發生時,世界不大亂才怪。教友很關心神父,他在紅磡居住高處,即從前的山谷邨,今天已建成豪宅。他願意留一套自己家的鎖匙給我們,如果地震後發生海嘯,神父可以立刻逃跑上山,以避一劫。這家庭對神職人員的愛,實在令我窩心。然而我倒反問自己,你真想及真能跑掉嗎?

話說螻蟻尚且貪生,人更加不在話下。不過中國人說的:「死可輕於鴻毛,亦可重於泰山。」又或者如古人文天祥的豪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者如孔夫子說的:「未知生,焉知死。」大家可真有好好活過嗎?我想起電影《海神號遇險記》的主角──剛去世的真赫曼扮演牧師的角色,為了拯救其他人出險境,他有意識地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我們說他英豪的行為值得大家敬佩和效法。從這個角度來看,神父留下照顧逃不掉的教友,一起在聖堂祈禱,恭迎「末日」,亦似乎更合情合理吧⋯⋯

「末日」有兩種。前者是地球瓦解,全人類面對這「一視同仁」的訪客。正如經上記載的: 「死亡並非生命的終結或毀滅,而是永生的開始。」那又怕甚麼?後者是每個人都需要準備自己,迎接隨時隨地的不速之客──死亡。這兒有個故事更具啟發性:年青聖人類斯德行出眾,某日神師要考驗一下他:當時主角正在球場踢足球,神師提高嗓子:「類斯,如果這刻天主要收回你的靈魂,你會做甚麼事呀?」「我會繼續打球!」現代版的青少年多數會回應:「繼續打機!」換了自己,一定會跟天主講數,多給幾天時間去整理一下破損的人際關係和人間財物,然後才⋯⋯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