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天主教中學師生

刊登日期
2015.05.29

(本報訊)屯門天主教中學致力推動閱讀文化,其舉辦的「屯天書展」已有二十五年歷史,吸引小學及舊生參與。該校校長指出,閱讀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屯天書展」是校內最早推動的閱讀活動,其他閱讀計劃包括早讀計劃、為初中生提供跨課程英語學習,以及由全校教師分享個人閱讀心得的「Reading Man」等。

校長賀妙珍對本報說,閱讀引發學生的求知慾,衝破課堂的學科知識層面,「閱讀不是讀死書,通過不同的渠道,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

屯天書展全校參與

「屯天書展」於每年農曆新年後舉行,本年書展於二月十一至十四日舉行,吸引逾三千九百人次進場,共售出逾三千本書籍。

該校圖書館主任黃希雯表示,書展去年十一月開始籌備,前期工作包括收集各科推介的書籍、到書倉選書,以至書展前一週的開箱工作等,得到多名教師協助。

為營造學校的閱讀氣氛,書展前會舉行多項活動,包括標語創作、藏書票設計、英語詩詞創作、推介書籍短片創作等比賽;亦安排教師在早會及午間推介書籍、邀請知名作家到校舉行講座及課程等,過去曾有小思、朱少璋、駱以軍、蘇偉貞等作家與學生分享閱讀心得。

此外,本年書展前增設「以書會友」壁報板,師生在上面留下紙條,推薦書本給指定的教師或學生。黃希雯指這有助加強互動,鼓勵更多學生參與閱讀。

副校長楊嘉儀指出,閱讀形式已臻多樣化,師生共同參與,能營造愉快的閱讀氣氛,「舊生視書展為大事,不少人回來參與,有舊生表示中學是他們閱讀最多書本的時候,亦因此培養出閱讀的習慣」。

教師分享閱讀樂趣

上學年起,該校推出「Reading Man」活動,每週設四場廣播時段,由全校六十四名教師成為Reading Man,按個人閱讀興趣錄製兩分鐘聲帶在全校播放,教師所介紹的書本、文章等分享,亦有老師於圖書館附設展覽。

教師的分享並不限於其所教學科,有體育科教師分享文學作品,亦有經濟科教師推介漫畫,通識科教師談易經、哲學等題材,或以韓劇分享韓國文化歷史。

本學年起學生亦加入Reading Man行列,有中一學生分享他對巴士的熱愛。圖書館領袖生陳俊文說,很期待教師的閱讀分享,從中了解教師興趣。

培育學生閱讀習慣

四年前因應語言微調政策設立的校內「跨課程英語學習委員會」由英文、數學、科學等科組成,暑假時為初中生提供不同的英語閱讀活動;與此同時,每週有三天進行二十五分鐘的早讀計劃,以中文、英文及通識閱讀為題材。

委員會成員、數學科主任潘雪芬表示,早讀計劃從報章雜誌選取內容,英文科教師協助設計工作紙,以期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她指學生除吸收資訊內容外,亦學習整理、抽取資料等技巧。科學科主任林柏麟表示,為鼓勵初中生閱讀英文書,校方購入多本電子圖書,並製作工作紙幫助學生了解內容。

中四生陳卓盈先後在書展購入近四十本書,不少是教師所推介的,擔任圖書館領袖生長的她指出,書展讓同學獲益良多,更推動校園的閱讀風氣。

另一圖書館領袖生長、中五生陳艷文說,曾有物理科教師推介一本自行製作針孔攝錄機的書本,喚起她對物理的興趣,「原來物理知識也可實踐在生活中,提升我追尋學習物理的知識」。

駐校作家培育學生

另一方面,屯門天主教中學五月八日舉辦國際作家工作坊駐校作家中學生聚談會,著名作家李昂主講嘉賓,主題為「旅遊和飲食文化」,整個聚談會大約分為三大環節:學生朗讀作品選段、主題演講及提問。

該校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的教師亦從二○一○年起便跟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合作,舉辦國際作家工作坊駐校作家中學生聚談會。(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