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崇真科學中心開幕
(本報訊)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十月十五日為本學年成立的「西貢崇真科學中心」舉行開幕禮,學校並推出「小小科學家計劃」,培訓校內學生擔任「科學大使」,接待來訪小學生。
科學中心旨在配合社區資源,引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中心佔三課室,其中兩個前身曾為教區小修院的建築物,後來給予該校作擴充校舍。
中心內設海洋生態魚缸系統;飼養馬蹄蟹及潮澗帶生物;瀕危物種展示角,展出由當局送出的中華白海豚頭骨、玳瑁和獵豹等標本;陸地生境角,育有蜥蜴和甲蟲等;科學圖書和玩具,如遙控氣墊船、空氣動力引擎直昇機等。
科學中心 前身為小修院建築
該校校長柯財權開幕禮前表示,期望學生透過科學探究,擴濶科學、科技及數學知識。
柯財權校長對本報表示,西貢社區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如鄰近的地質公園,校內亦有逾二百棵樹木,學生早已在大自然中學習,中心是要「讓學生將所學應用在日常生活」。他說,中心亦配合教育局自六月起,要求加強創新科技的發展。
設多項計劃 培養科學探究精神
成立科學中心以外,該校於新學年起,為教區學校及鄰近小學推出「小小科學家計劃」,於校內培訓三十九名中一至中四生擔任「科學大使」,接待小四至小六的學生。
「小小科學家計劃」配合小學常識科的科學學習課題,當中科學大使引領小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以學習過程中觀察、分類、測量、預測、推論、辨別變因和設計實驗等技巧;涉及課題包括水循環實驗、認識香港常見植物/海洋生物、水火箭製作等。
中二生的林煒亮及李敏瑜同為「科學大使」,他們表示在教導小學生時,同學的提問有助他們思考課題,達至教學相長。
另一科學大使、中四生何民謙表示對生物科很有興趣,但在新高中未能選修生物科,中心有助他自修生物知識,如觀察魚類及其他生物的成長。
養育馬蹄蟹 認識西貢生態
談到西貢區的自然生態,負責科學中心的生物科主任周志偉表示,馬蹄蟹與西貢有密切關係,「曾有大量馬蹄蟹在西貢水域生活,但隨著西貢海岸的發展,近年數目已愈來愈少,期望學生從照顧這些物種的過程中,了解西貢生態的特色和歷史, 從中反思保育的問題。」
該校剛於十月十五日獲選參與由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及香港城市大學推動的「馬蹄蟹校園保姆計劃」,馬蹄蟹會在校內其他地方飼養。由十五名中四及中五生擔任馬蹄蟹保母大使,記錄馬蹄蟹的成長;上學年,該校協助飼養的五隻馬蹄蟹已放歸大自然。
舉辦小學常識科分享活動
「西貢崇真科學中心」開幕當天,同時亦舉行教區小學常識科教學專業分享活動,探討中、小學如何透過教學經驗交流及資源分享。當天十七間來自觀塘、黃大仙、深水埗、藍田、沙田及西貢區等地的教區小學教師參與,由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吳本韓教授主講「小學常識科科學探究的教學」。(高)
- 有意進一步了解小小科學家計劃,可聯絡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