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學校赴聯校科學展 作品推動公益 三校獲獎

刊登日期
2017.09.08

(本報訊)「聯校科學展覽」剛於八月二十四至二十八日在港島的中央圖書館舉行,二十三間中學以「社群」為題,創作出多個旨在惠及社群的科學作品。本年有八所天主教學校參與科學展,其中三所天主教學校分別在循環用水和交通運輸的研發中獲獎。

香港鄧鏡波作品  循環再用食水

香港鄧鏡波書院為鼓勵珍惜用水,研發名為「開源節流」的循環用水洗手盆並獲得全場總季軍。組長中五生周宇程說:「通過這系統儲存食水,能惠及下一代,有開源作用;設計概念圍繞慳水、慳電、慳錢三個原則,達致節流。」

此裝置把已用食水,經薄膜微量過濾器濾走水中微粒、油脂和微生物等;經活性炭過濾器吸走有害化學物與除臭;再經陶瓷環的微孔能隔除微生物,幫助空氣溶入水中以控制系統內的氣壓,最後是紫外光光管殺菌。

參展隊伍計算公廁的每個洗手盆每天約使用二百八十八公升食水,上述過濾程序有助循環用水,目前校內的實驗室設有這裝置。學生李驊晉說,有科學家預計,到二○五○年,全球三分二國家沒有足夠的乾淨食水,「期望研發能幫助世界不同地方的人,齊心節省食水耗用量」。 

聖保祿中學作品  協助減少交通意外

聖保祿中學則在展覽前的計劃書設計比賽中獲季軍。三位中四生研發的「指路明燈」,以紅外線發射傳感器、超聲波發射傳感器、倒數計時訊號和行車倒數計秒器等,探測過路行人和路上車輛的位置,以燈光和聲響提醒行人不要橫過馬路,避免發生交通意外。

學生黃嘉燕說,近年不少長者遇上交通意外,而現時的交通訊號的設施亦未能妥善照顧視障者,加上街上使用手提電話的「低頭族」愈來愈多,她們期望作品有助提升道路安全。

慈幼英文學校作品  計算巴士空位

慈幼英文學校的作品「指南• 巴」在科學展中獲全場總亞軍和最受公眾歡迎隊伍,該系統可偵測巴士的位置、座位和企位數目,學生洪曉樺八月廿八日對本報說:「若乘客能在上車前已知道巴士是否滿座,便可決定是否上車。」

洪曉樺說,系統包括放置在巴士下層地板的壓力感應器,推算企位數目;在座位安裝紅外線感應器探測剩餘座位;把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設置在車上和巴士站,市民可以手機應用程式掌握即時資訊。隊伍指每輛巴士安裝系統的成本約六千港元,他們計劃把研發的計劃書遞交巴士機構,以研究能否推出市面。

有份參加展覽的玫瑰崗學校(中學部)研發了煙霧探測裝置。該校中四生張浩楠說:「作品構思從港鐵早前發生火警而來,若一旦遇上火警,乘客也能及時疏散。」裝置附有煙霧探測器、蜂鳴器、無線電等,能接駁到車廂現有的電子顯示屏;當遇上火警,能感應到是哪一車卡發生意外,讓乘客及時逃生,車長也知悉火警位置。

四生陳思哲說,研發過程中以設計無線電波傳播訊號的技術最具挑戰,撰寫編程時要顧及信號的強弱度, 以及作反複測試以改良作品。(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