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天籟之聲 尊重物我同一 崇德師生北歐價值教育之旅

刊登日期
2019.10.18

編按: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剛在暑假期間到北歐參與遊學團,以下是該校的分享: 

(本報特稿)九日八夜的北歐音樂及自然探索之旅是一次洗滌心靈的旅程。尊重、欣賞和細聽萬事萬物自然律聲是這次旅程的特色──無論在芬蘭、瑞典或丹麥,都有著微風輕輕吹拂之聲、大自然相和應之音、野生動物溝通熱鬧之樂;當地人在街道上談天說地的喁喁細語,以及街頭表演者演奏的熱鬧。

佇足哥本哈根的街頭上欣賞爵士音樂節,觀看不同團體的表演,才發現北歐人樂於與大眾分享他們的生活樂趣。他們會將音樂視為一種享受,希望大家能夠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腳步,用音樂感受生活趣味。也許他們並沒有天籟之音,但他們依然樂於利用音樂與別人進行交流,為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崇德人也曾在郵輪上練習演唱Mamma Mia一曲,一直不敢引吭高歌的我們,直到在ABBA Museum演唱時,得到台下觀眾的掌聲及歡呼聲,才令我們信心大增。音樂就是有種神奇的力量使不同種族、國籍的人團結在一起,享受在音樂之中。

人與環境的關係是雙向的。大自然給予人們豐富的資源,人們也應尊重和愛護環境。

在芬蘭, 我們參觀了當地的回收廠。芬蘭市民要把垃圾分成十一類回收,大型垃圾更要付費。但基於他們對環境的尊重和愛護,他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一家人駕著一輛大車把垃圾親自運到回收廠分類回收,是愛護大自然的實踐。為保護大自然,瑞典政府興建了一個大型的海上風力發電廠,實施風力發電。我們亦參觀了丹麥的垃圾資源回收(焚化)廠,讓我們了解如何有效地處理垃圾和發電,把對環境的傷害減至最低。

除了尊重物我同一外,學會欣賞也是這次暑期學習旅程的瑰寶。北歐大自然的舒適和活力,讓自然闖入心扉;爵士音樂的陶成令崇德人懂得欣賞悠揚樂韻。讚繞樑之樂聲,歎穹蒼之浩瀚,才能真正明白造物者的偉大,這都讓我們謹記要好好保護上主賜予的禮物。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