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中學部) 模擬案發現場進行跨學科活動

刊登日期
2019.11.22

(本報訊)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中學部) 藉著設計STEM跨學科活動,本學年向全級中三學生推行,透過「案發現場」進行法證,包括利用數學函數計算血濺方向推出案情,以帶出相關學科的知識。

該校於本學年參與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剛於十月廿三日在中三A班的跨學科學習活動上,邀請外校分享及交流科研活動經驗。

負責構思跨學科活動的生物科教師馬肇偉表示,該「案件」於二○一七年底由六位修讀校本課程「科學研究科」的中二生與他一起共同設計,模擬一宗襲擊案件進行調查。

參與實驗人員於實驗室以滴管注入紅色液體(模擬血液),於固定位置濺出的液體,在地上造成不同形狀的血濺,模擬傷者遇襲後血濺在地上的血跡,調查人員須量度血跡形狀大小尺寸,從而估計傷者在哪一個方位受襲,繼而重組案情。

實驗涉及科目包括數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科,和宗教及倫理科。馬肇偉指出,從法證科學引起學生學習科學理論的興趣,「此課題要學生動腦筋,要活用所學找出數據估計案情」, 他有見學生對課題感興趣而主動學習。

數學科科主任郭宇輝表示,要找出「受害者」遇害的正確位置,可從三角學、座標幾何的數學量度出來;生物科科主任梁嘉明博士指出,活動中教導學生從顯微鏡分辨血液中的紅血球和白血球,也會教授其他血液中的細胞等;資訊及通訊科技科主任陶婉雯表示,學生早於課堂中學習編寫手機應用程式,以便在現場準確計算血濺的形狀大小。

校長何力生期望,在模擬案發現場,學生化身科學鑑證專家,讓學生活用跨學科學習。另外,是次活動具備宗教元素,學生在參與科學實驗後,於宗教及倫理課堂中探討宗教與科學。何校長認為,科學也是天主所賜予人的智慧,宗教與科學沒有割裂,學生可從中反思如何善用科學。

從法證探討科學與宗教

宗教及倫理科教師還立軒,於課堂與學生探討科學是否與宗教有所衝突,又舉出現今部份科學的發展或涉及違反倫理道德等議題。

當學生走入禮堂模擬案發現場時,各人先穿上鞋套避免破壞證據,才開始在地面上的九處血濺進行法證。學生馮卓禮指出,量度時以鐳射筆照射牆身,並以繩輔助找出所有血濺的連接點,去判斷出中槍位置,他從搜證中,「應用到sin╱cos (三角函數),也在電腦科學習手機程式編寫數學公式的技巧,使我活用所學,學習過程亦有效率」。

中三學生崔雅堯說:「未參與此活動時,完全沒想到可運用數學與犯罪鑑證相關,過程很有趣,令我對數學產生更大的興趣。」她又指出, 善用科技可減低誤差,取得的結果更準確。(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