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 新設飲食研究室與照顧者學苑

刊登日期
2019.11.29

( 本報訊) 服務嚴重智障學童的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十一月五日在校內舉辦「醫療情況複雜個案飲食研究室」及「照顧者學苑」啟動禮,透過一系列活動關注照顧者的身、心、靈需要,幫助照顧者從知識、態度、技能方面作好裝備。

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與明愛醫院為鄰,學校照顧六至十八歲嚴重智障兼多重弱能的住院兒童,該校共設九班,現有五十五位學員入讀。當中逾九成六學童屬於醫療情況複雜個案,九成五人需餵食或使用鼻胃喉管進食。

該校於二○ 一七年發起「關愛照顧者計劃」。啟動禮上,該校校監唐兆漢指出,校內有逾三成家長為全職照顧者,長時間在院舍及學校照顧其子女而身心俱疲,計劃以知識管理策略,從知識、態度、技能三方面裝備照顧者,以強化其身、心、靈質素。

該計劃於去年十月新設飲食研究室,剛於九月竣工及啟用,提供煮食場地,家屬可帶同子女在研究室,讓病者在旁體驗煮食過程。

十一月五日的啟動禮邀請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特殊教育)劉穎賢博士、「愛心聖誕大行動」項目總監黃國揚,以及勞工及福利局康復諮詢委員會委員方長發主禮。

家長可用煮食場地

教育局的劉穎賢博士致辭時指出,社會需要關愛照顧者, 照顧其身心需要,「照顧者不只是照顧角色,也是專家,去研發切合有醫療情況複雜個案的孩子的飲食需要,也同時推動健康生活與飲食的信息」。

勞福局的方長發提到,政府同日公布制訂新的《香港康復計劃方案》展開第三階段公眾諮詢,諮詢期至十二月二十日,當中包括關注照顧者的社區支援服務,他指出有關方案有助制定至二○三○年的康復服務策略。

啟動禮後舉行講座,樂仁學校校長莫愛玲以及署任校長以「以知識管理策略推動關愛照顧者計劃」為題,分享於一七年推動的「關愛照顧者計劃」,該計劃結合不同專業範疇,包括廚師、營養師等,透過跨專業人士設計食譜,並設有飲食資訊,給予家屬參考,切合醫療情況複雜個案的飲食需要。

莫愛玲校長指出,自一七年到任後已感受到家長的壓力,「家長不在課室,便是在病房中照顧孩子,他們放下個人事業, 亦沒有機會發展潛能,也少去結識朋友,整個時間也是照顧子女,支援網絡薄弱」,她盼望「人人活得有尊嚴,活得有質素和希望」。

家長梅雅棋的二子現年九歲,七年前因發現腦部及神經持續退化而入住明愛醫院, 現須廿四小時以呼吸機維持生命, 她的大子也患有同樣的病,於兩年前離逝。她說去照顧兒子, 「希望他能在有限時間感受世界」,現在參與計劃,她說能讓孩子感受不同的事物,「儘管他未能進食,也可以聽到我們參與煮食時的歡樂」。(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