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高者德】「歸家」的價值
疫情下, 有些外遊的香港人因各地的封關政策, 有家歸不得。香港特區政府安排包機, 分別從世界各地( 湖北、日本、秘魯、印度及巴基斯坦)接他們回港。接載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港人的專車的車頭掛有橫額,上面寫著「走,咱們回家」。返港路上有市民說:「政府用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幫我們回去。我當時在船上好擔心,害怕被感染,又不知怎樣才能返回香港。等了那麼多天終於能回去了,感覺好開心! 」
為甚麼「歸家」真好?
有很多歌曲表達了對「歸家」的心情及感受到的意義。劉德華在一九九九年有一首「回家真好」的普通話歌曲,副歌中有這一句歌詞:「我的家就是我的城堡,每一磚一瓦,用愛創造。家裡人的微笑,是我的財寶,等回家才知道,自己真的重要。」二○○二年上影的夢工場動畫電影「小馬王Spirit: Stallion of the Cimarron」有一首由李克勤主唱的廣東話插曲「歸家多麼好 I Will Always Return」。歌曲開始時有這幾句:「遙遠來風呼叫我,來引導我回家裡去。燃點起了我,永遠燒不了。回你身邊的心裡火,何處只需有你,何處便是我家。」
為人熟悉的「歸家」英語歌曲,我想會是約翰丹佛(John Denver)的「鄉間小路帶我回家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我彷彿已經聽見,他在清晨呼喚我的聲音。收音機的聲音,讓我想起遠方的家。沿著這條路我突然有了這樣的想法,我早該提早動身回家了!鄉間小路,帶我回家吧。」這首歌創作於一九七一年,以輕快的節奏帶出絲絲的鄉愁, 道出當時美國離鄉別井遊子惦念家鄉的情懷。
對大多數人來說,家是一個溫暖的避風港,一個包容及接納的天地,也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回家真好」歌曲指出歸家是因為我們可以在那裡得到接納及重視。在「歸家多麼好」歌中,我們要歸家,是因為有一些對我們重要的人,等待著我們回去。「鄉間小路帶我回家」歌曲所說的家,是有著我們成長的印記,有著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從這些歌曲中,「歸家真好」在於我們能去肯定自我,尋根及與愛我們的人相聚。
在《盧雲靈思集.歸心,歸回上帝的時刻 A Spirituality of Homecoming》書中,盧雲神父對「歸家」這主題有另一個詮釋;他從信仰角度闡述「歸家」的宗教意義。
基督信徒相信上主以我們的心為家,因此歸家即是歸向我們的心;與居於我們內心的耶穌基督相遇,並與衪同住。「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二八20 ) 當我們決定接受邀請去跟隨基督,實踐祂的教導:「敬主愛人、愛仇敵、背負十字架、接受苦難的試煉」,就是踏上了歸家的旅程。盧雲神父告訴我們,恐懼與創傷的經歷會阻礙我們去回應這歸家的邀請。
盧雲神父曾任教於美國哈佛大學,當他覺察到自己的內心充滿不安,就決定離開高等學府,踏上尋家之路;最後他在「方舟團體L’ Arche」中找到家。他提醒我們,要像基督的首批門徒,去問耶穌,衪住在那裡;當聽到衪的邀請「你們來看看罷」(若一39 ),就要去跟隨祂並與衪住在一起。盧雲神父的反省是不要害怕苦難(自己或是他人的苦難):「在這境界裡,我聽到耶穌的柔聲呼喚,邀請我與祂同住。」在加拿大多倫多「方舟團體」的「黎明之家」與智障的朋友一起生活時,他聽到這樣的呼喚。
當我們能堅定地踏上「你們來看看罷」的旅程,我們會發現:在任何地方,只要聽到這呼喚,都能「歸家」。「誰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裡去,並要在他那裡作我們的住所」。(若十四23 )
•香港國際教賢學院供稿╲作者為學院議會主席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