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應帶頭匡正社會道德

期數
3511
刊登日期
2011.06.05
主曆
主曆 2011 年 06 月 05 日

 吾主耶穌基督在受難前夕的山園祈禱,憂悶至極,汗如雨下,跟隨其後的宗徒卻因疲憊而寐夢沉睡,耶穌深明人性在誘惑面前的無力,便勸勉在場的伯多祿謂:「心神固然切願,但肉體卻弱。」(瑪廿六41)但是,人性和肉體的弱總不能當作是縱慾的藉口,就如近來有以三維立體影像作賣點的三級色情電影上畫,便掀起了社會的一番討論。大眾因著這個議題的熱烈,恣意大談慾慾之事,像是對表面上看似保守的社會來一個性的「大解放」,對之點評的文章紛陳錯雜,糜至沓來,社會的墮落,興許已達逾越維持人性尊嚴道德標準的底線。

     前任教宗真福若望保祿二世便曾在其《百年通諭》中提出過:「人是教會的道路。」(53節)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天主的救恩以世俗作為對象,教會的磐石亦同樣建基於世俗。世俗既屬於三仇,也是根本,現在的社會,色慾橫流,人性墮落,教會帶著天主救恩的使命,牧養信徒,教化萬民的職志,實具有捍理衛道的責任,匡正社會道德,將社會從沉淪中扳回道德的正道。值此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之時,在縱慾潮流席捲的陰霾之下,教區實應帶頭敲響正道的黃鐘,抗衡社會潮流對道德標準的衝擊,維護和恢復人性的尊嚴,為天地立心,為真理作證。

     相對於俗世實質的物質和享受,宗教信念無疑是比較「虛無」,信友在世俗當中,容易失卻信心,致令「解放宗教觀」大行其道。準此,道德標準的放鬆便更利原慾放縱情的發生。職是之故,教區更應帶頭發聲,當仁不讓地肩負匡正社會道德的責任。

     吾主耶穌背十架走苦路,三次顛仆於地,我們不得不承認人的弱,但同時卻要保持意志,正其宜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勉力耕耘,堅持己道,方堪配作「地上的鹽,世界的光」。(瑪五13)

  梁允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