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餅奇跡

期數
3519
刊登日期
2011.07.29
作者
楊鳴章
主曆
主曆 2011 年 07 月 31 日

對一個饑餓的人而言,麵包糧食意味著他的生命。第一篇讀經中(第二)依撒意亞先知面對在流徙巴比倫其間沮喪的以色列子民,說出了安慰、鼓勵的話,上主將以他的生命飽飫他們,勸諭他們別把心思放錯:「你們為甚麼為那些不能充飢的東西花錢,為那些不足以果腹的東西浪費薪金呢?」(依五十五1—3)

保祿指出與基督共融合一的喜樂必定會戰勝一切痛苦與考驗:「靠著那愛我們的主,我們在這一切事上,大獲全勝。……任何勢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即與我們的主基督耶穌內的愛相隔絕。」(羅八35—39)宋朝詞人秦少游的名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我相信在我們與基督的愛共融合一時,才會有這種真正完美的意義和感受。

今日福音記述了除了主的復活之外,四福音唯一共有的奇跡。耶穌增餅使眾人飽飫,這奇跡實在太重要了,影響實在重大。

舊約以色列子民在渴求擁有天主許諾給他們的福地過程中,面對挫敗和饑饉,天主在曠野中降下瑪納(出十六12—15),及厄里叟先知在困難的時日使一百人吃飽(列下四42—44),為這增餅奇跡,揭開了序幕。耶穌聽說洗者若翰死了,坐船獨自到一個偏僻的地方去,是為了恐懼、逃避嗎?還是願意反省該如何顯示父的慈愛、自己的使命、加增門徒的信仰呢?

許多人喜歡用一種新的闡釋去理解耶穌增餅的事件:祂其實並沒有行奇跡,只是把餅擘開分給眾人而已;或許眾人都帶有乾糧,或許他們靠自己多於與人分享。這種心態是否也顯示我們對信仰有所保留?對「奇跡」作了封閉式的解釋?主耶穌簡單的說話和行動,足以顯示天國已在祂身上顯示出來了,且常臨在於人世,既預兆著最後晚餐桌前祂所訂立的聖體聖事,同時又指向我們將來在天國豐盛的筵席。

其實,我們常常可以在平凡事上看到不平凡的效果。在走到以為山窮水盡處,竟然又看到新的轉機。難道這不是奇跡嗎?記得在少年時,一家八口擠在紅磡一間小小的唐樓。文化大革命爆發,鄉間一位父執輩的朋友翻山越嶺走難到香港,難得他記住了我們的地址,竟然摸上門來,我們怎能拒絕他?竟讓他和我們一同擠住了半年有多,直到他能自己安頓下來。這事促成了我在多年後,因做暑期工認識了一位同事,他家中起了劇變,如果他找不到人收留他,或許會走上自毀的絕路。我把他帶回家中,家裡的人沒有一個怪責我,我們同樣收留了他,直到兩個月後,他解決了他家中的問題才離去。我想,我願意踏上奉獻予主的路,這事也不無影響。

與人分享就是奇跡。不單是接受到人恩惠的人,施受同惠、願意分施的人肯定也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回報。家中的一頓尋常晚餐,如果父母子女、兄弟姊妹都能有感恩及分享的喜樂,其間的祝福,是不言而諭的。知己良朋因為關心、慰問而小聚,彼此間的支持與共勉成了生命中成長的重要因素。耶穌因此常願意與稅吏及罪人共飯。

今日基督徒最大的病,不是覺得信了無用、做了無效,就是根本不願意信、不願意做,所以就看不到奇跡。今日所讀的增餅奇跡,是將過往 ── 曠野中天降瑪納、耶穌增餅,與將來──天國的筵席,和今時,共同聚焦一點:我們可有在別人困厄、遺憾、考驗中,為他提供了助力,使他連上基督的愛、天主的悲憫?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