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遺症

期數
3523
刊登日期
2011.08.26
作者
陳健民
主曆
主曆 2011 年 08 月 28 日

她熱愛工作,充滿活力,有抱負。誰知,一次突然暈倒,一切隨之改變。

物極必反

四十五歲的張女士,是一間機構的主管,每天工作繁重。有一天晚上,她如常工作至深夜,淺睡幾小時後又再爬起床往洗澡準備返工,在浴室中突然一陣眩暈,據她自己說當時感覺頭部內的血液像浴缸去水時般慢慢由頭頂向頸部及四肢下降,她知道事情不妙,急吵醒丈夫叫救護車去急症室。醫生檢查後確診她腦部出血(中風),第三及第八神經受損,她造夢也想不到自己會中風,工作不得不被迫停下來。

我第一次看見她,已是她中風後的七個月後,她手持拐杖,蹣跚而行,重了三十磅,和從前反應矯捷的她,截然不同,好不心痛。

當時她出現的徵狀有:右邊頭局部常覺頭痛、眩暈,右眼球覺痛,有疊影出現,眼睛常易疲倦,左眼皮常乏力下垂像半夢半醒般;右邊口和鼻感覺較弱,有時流口水和鼻水也不察覺;左邊身體感覺差,睡覺時常覺麻痺。她最希望改善的地方包括視力、肢體平衡、左腳乏力和水腫等問題。

中風可怕,因身體失去原有活動能力,但更可怕的是再中風,最終是身體癱瘓,完全喪失活動能力。施行足部反射治療重點是雙足大拇趾(含大小腦反射區)、足弓內側(脊椎反射區、中樞神經位置所在),其餘心、肝、脾、肺、腎的反射區也應全面刺激,並留心病人雙足上哪些反射區出現痛點、敏感和病理反應物,這些地方就是病人的病灶所在。我個人經驗認為足部反射治療對中風病人效果很好,愈早施行,身體恢復活動能力的機會愈大。

我為她每週施行一至二次治療,不到一年時間,前述出現的所有症狀均有改善,但間中也有反覆,最明顯的改善是人比以前睡得好,精神狀態較穩定,她更自誇自己現在可以「追巴士」,拐杖早就不再需要了。(註:她在治療後期也有服用中藥和接受針灸。)

她休息了一段長時間後又再積極投入工作,她也發現每當身體過勞時,很多症狀又再出現,在接受足療後雖見好轉和續漸恢復,但體力和精神已大不如前,卻是事實。祇靠足部反射治療去應付無休止的工作,是杯水車薪,她身體最需要的是充足休息。人要學習放下,有捨才有得;不捨得,最終一無所得。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一個熱愛工作的人放下工作,實在談何容易,我對著鏡子,若有所悟。

知足常樂。懂得平衡取捨,是人生最大的課題。我默默為她祈禱。


網誌:http://hk.myblog.yahoo.com/foot-master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