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不再重蹈

期數
3524
刊登日期
2011.09.02
作者
劉婉婷
主曆
主曆 2011 年 09 月 04 日

很久之前,行經馬鞍山公園見到大型歷奇迷宮,想不到遍地黃金的香港竟有迷宮。憶起兒時在公園裡玩迷宮的情景,甫入迷宮被高高的圍牆包圍著,頓失方向,害怕得放聲哇哇大哭,家人立即抱我脫離「困境」,當時真的有那種險象環生的感覺,畢竟只有幾歲大的小人兒。又有一次,家人帶小人兒出街,頑皮的她總愛與家人玩「捉迷藏」,結果失散,又放聲哇哇大哭,哭聲響遍整條街,家人憑著小人兒傳來的哭聲才找到她。想起這事,感到羞愧。從此以後,每次去街一定緊緊握住家人的手,不再重蹈覆徹。

每個人都應試過迷路,尤其在陌生地方,不知所措,動物也不例外,尤其以羊為甚。羊群非常依賴牧羊人的飼養,由牧羊人帶領下尋找草場覓食。假如其中一隻羊像小人兒一樣那麼俏皮愛玩「捉迷藏」,牧羊人一定憂心如焚,趕著找牠。為基督宗教而言,牧羊人是指上帝、耶和華、上主等;不過,為中國歷史而言,可能只有蘇武。

大家有聽過「蘇武牧羊」的故事嗎?蘇武是西漢的大臣,匈奴單于誘迫他投降,蘇武不從,於是被徙居北海(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南部)。蘇武就拿著漢朝的棍杖 ,以牧羊為生。直至十九年後,昭帝繼位 ,要求匈奴釋放蘇武,他才重返長安。對這位幽禁在冰天雪地十九年,愛國高尚情操的人,極受尊崇。於是中國近代傑出畫家任頤(1840-1895) 畫了一幅《蘇武牧羊》,(見圖一)是任氏的代表作之一,該畫線條粗勁有力,羊群賦色潤澤,羊毛畫得仔細,人物以淡墨與色彩相互交溶,融會中西手法,表達了蘇武十九年來牧羊的堅定不移氣概。

聖經裡《亡羊的比喻》,大家都耳熟能詳,有沒有迷失的牧羊人?前拉斐爾派(Pre-Raphaelite) 英國畫家威廉‧霍爾曼‧亨特 (William Holman Hunt 1827-1910)畫了一幅《牧羊人》(The Hireling Shepherd),(見圖二)畫中顯示英國傳統鄉村景色,牧羊人左手握著一隻骷髏天蛾(Death’s-head Hawkmoth)(骷髏天蛾的胸背上有形似骷髏的圖像。當受到驚嚇時,會發出叫聲嚇唬天敵),親近迷人女子的身體,似乎想發展更進一步的關係。牧羊人是受雇的,可惜迷戀這位女子而出賣了崇高的道德,思緒有些迷糊,可憐的羊群被疏忽照顧,也有可能已經失散了好幾隻呢。亨特透過畫作對自然狀態的細節非常注重,色彩強烈鮮明,並在畫中構思許多象徵物。

人總會走錯了路,有迷失的階段,就像去了一個大迷宮,搞不清楚自己身處何方,糊里糊塗。若然人生旅途中常常受到世俗的隨波逐流所羈絆,例如:名利誘惑、自我為中心、享樂主義、投訴文化、道德敗壞等,甚至有些人誤入歧途,走向絕路。這時候需要一個心靈寄託、心靈安慰,以免迷失方向。為教友而言,嘗試尋找一位聖人為學習對象,行走「成聖之路」,當你有了這些人生方向,有了生活的聖意,不再重蹈小人兒當時迷路放聲大哭的覆轍。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