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秋色
期數
3529
刊登日期
2011.10.07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0 月 09 日
秋天來了。到外面走走,樹木都抖落了綠色披掛,枝條都向天空伸展,難怪唐人說「秋色吳生畫」。吳道子的畫是出名的簡約和充滿線條編織美,這五字句可謂得秋色神髓。曬著不冷不熱的陽光,人也實在舒服。秋日有點像夕陽,唐人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據說古時「只是」解若「正是」,無轉義,說的便是,因近黃昏,夕陽才分外好看,萬物總到成熟時才見韻味。同理,古人愛說「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秋在中國古文化中,總是給人蕭瑟之感。這也難怪,到底嚴冬將近,本來生氣勃勃的世界遲早萬馬齊黯,怎不教人難受?也有人說「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秋天也是收穫的季節,該興高采烈。但人到了能盤點這輩子做了甚麼的日子,離「埋單」也不遠了。瞻前顧後,寧不悲乎?
秋。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人若能平心,便能在正反成敗的兩極執中,一切坦然。中世紀的聖者和大哲,書案上常有具骷顱,這其實是個很好的傳統,起碼能提醒我們,在人的世界,甚麼都有個盡頭,人的能力亦有限,何妨只盡人事,餘者則託付予天?近百年有太多哲人在沉思:這二千多年來,我們的理性是否過分相信意識的能力?是否該學會接受人生和世事中理性並不能把握的另一面相?這些話都不是書生的形上空論。鑑古知今,若有所悟,我猜,秋色和夕陽一樣,自會美好得多。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