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青年小組調查
期數
3531
刊登日期
2011.10.21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0 月 23 日
(本報訊)明愛荃灣社區中心屬下關注精神健康青年小組的調查發現,好些精神病康復者認為各區「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位置和服務方式並不方便他們,小組成員建議當局改善政策。
該小組及一群中學生訪問了一百一十位精神病康復者,了解他們對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意見,上月初發表結果。
小組亦建議各中心增加晚上及週日的開放時間,以配合日間有工作的康復者需要。
調查發現,近三成精神病康復者未有使用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其中五成五不知道有這類中心,五成二不清楚所住地區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位置,四成九不知道透過甚麼方式參與中心活動。
曾使用服務而現在沒有使用的康復者當中,六成三認為中心地點離家甚遠而車資花費過大,三成八認為位置偏遠而交通不便。
調查顯示,只有一成八受訪者會去所屬區的自助組織或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其餘會去別區的機構,事實上不少受訪者擔心「會因鄰居知道我使用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服務,而被歧視」。
在深度訪談中,有受訪者表示到中心接受服務被鄰居撞見後,藉口只是到該處為朋友拿東西,其後他立刻轉去別區的精神健康組織,避免再遇見鄰居。
小組呼籲當局推動共融工作和宣傳,讓居民認識精神病康復者;並建議社署制定劃一的跨區網絡服務政策,預留一定名額給跨區的精神病康復者。
全港二十四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當中,有十多間未找到正式會址。小組指沒有會址服務始終受限制。
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服務有需要的精神病康復者、懷疑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他們的家人/照顧者及居住該區的居民,由非政府機構承辦服務。(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