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你們找甚麼?
期數
3532
刊登日期
2011.10.28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0 月 30 日
韓愈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都說為師是傳道、受業、解惑,但在現世,為人師表未必和「道」定然扯得上邊,何況這世道有的是熱衷為民立極的真理霸主?受教於這號人,不有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又像甚麼?滔滔者天下皆是,令人覺得,與其讓賣弄學問二手殘羹的,或專事黑白顛倒的江湖郎中糊弄自家的腦袋,倒不如直接與昔日的高人為伍。但世上的經典之作,都不會自詡能醫百病。讀歌德或康德,聽巴赫、貝多芬或布拉姆斯,反會感到他們愈近晚年便愈充滿疑惑。連他們也覺舉步為艱,誰又能給我們解惑?
經典之作都出自一顆顆至誠的心,寫的都是尋常人活在有限的人間對至真至美的嚮往。人人都腳立在地上舉頭望天,但人人理解解的天和地都不一樣,這注定了人生都有如置身於一大迷宮,對一己得著膠著得愈深也必愈迷惘。有智者說應該感謝死亡,因為它給我們這膠著有個了結。福音書說耶穌初傳道時,有兩個人老跟著他。耶穌回頭問:「你們找甚麼?」人人來到這世上都在尋找甚麼。你找甚麼便有甚麼。有你該找到的,也必有找不到的。人在迷惑時,問一問自己在找甚麼,就容易從這膠著裡解脫出來,再讀歌德或康德,再聽巴赫、貝多芬或布拉姆斯,自能感應出他們向永恆掙扎的弦外之音,天堂之暖就在那對人間的無限疑惑和惆悵之中。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