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選舉

期數
3535
刊登日期
2011.11.18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1 月 20 日

在網上瀏覽不同的討論區、面書,一眾青年朋友熱烈為「I」瘋狂之餘,就是談談那一段 youtube 比較有趣,那一段MV最賞心悅目,或是評論潮物,擠身至潮流尖端。提到選舉,必定成為對話的「毒」藥,中「毒」者目光呆滯,頓時語塞,一時間失去反應。

見到如斯中毒情況,立即有人回應:「唉!時下的青年對政治就是那樣冷感!」這又未必,見到近年八九十後的朋友積極參與社會運動,他們的熱情及創意有目共睹。何以一到選舉青年人就立即「毒發」呢?

問問身邊的年青人,為何對選舉無甚興趣。有人回應:「投票沒有我的份兒!我跟選舉沒啥關係噢!」另外一位四眼男搭咀:「選舉我都唔知係乜!咁悶,唔好攪我啦!」或者這兩個就係選舉最「毒」的地方。

為選舉「解毒」就得將選舉跟青年人連上關係,選舉中除了投票權之外,還有被選權及提名權。明愛賽馬會屯門青少年綜合服務每兩年均會有諮詢委員會選舉,參選的會員會經歷選舉過程,過程包括寫邀請提名人、撰寫政綱、拍宣傳短片、製作競選海報、參與候選人公開諮詢大會等。

在這個諮詢委員會選舉中,作為選民,青年人可以感受到他們那一票的影響力,他們可以近距離聽到候選人陳述政綱,同時亦可就政綱作出質詢,當然可以選出一個他們心儀的對象。作為候選人,在整個選舉的過程中,考慮到如何履行政綱,考慮如何說服選民,透過這種經驗,讓青年人感受可以參與選舉,亦經歷選票如何使他們選出代表他們的候選人。

在整個解「毒」過程亦要以「趣味」做藥引。藥引,是引導諸藥進入病灶之物,如果解毒過程中沒有趣味,必定事倍功半。為選舉增加趣味就得從青年人的興趣著手。我們會以錄像做媒介,因為錄像總會有一個主題,我們就以選舉做主題,安排攝影師、導演教授拍攝技巧,邀請通識老師及社工與青年人分享選舉資料,當中更要加插體驗遊戲,讓青年人從中認識選舉的資料,亦透過遊戲感受選舉的力量,藉此將「趣味」這藥引發揮得淋漓盡致。

為選舉解毒,最重要是讓青年人可以參與,並使用他們感興趣的手法軟性地向他們分享,發揮活學的精神,同時亦要讓青年人有空間及手法表達意見,這樣便可藥到毒除。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