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禍患無窮?

期數
3537
刊登日期
2011.12.02

過去一年,香港人陷入連串的恐慌潮中,包括外傭大舉入侵香港,以及最低工資會帶來就業危機;但結果證明,兩個預測都毫無事實根據。

在持久的最低工資戰役中,勞工界在爭取每小時三十元以上的談判過程中,要窮於應付如潮水般的種種末世預言。資方認為,最低工資過高會帶來「連鎖反應」,導致嚴重的失業率及隨之而來的災難性後果。

最終,最低工資爭議的結果並沒有達到勞工界所期盼的三十元。而最低工資實施後所進行的勞資經驗調查顯示,工資增加對生意沒有造成大影響,反而租金上漲和通貨膨脹卻帶來嚴重成本上漲的壓力。

商家要面對租金不斷暴漲、四周空置商舖的恐懼,他們難以相信曾經生意滔滔的企業會成為租金上升雙倍甚至三倍的犧牲品。

更奇怪是,多番警告高工資和合理工時會導致禍患無窮的人,竟就是那些抬高租金的業主財團。難道他們擔憂商人若支付了高工資,會缺少金錢去應付過高的租金?

這種連鎖反應的謬論,確實成功轉移了人們的視線,不論是大中小型商業機構,都不再關注到與營商成本上漲相關的實際問題。

雖然,最低工資表面上是為了幫助社會中工資最低的一群,但是鬧得沸騰的爭論卻把中產階級與精英階層之間的分野,轉移到中產階級與窮人之間的分歧,此已不是原先紓困的目的。教人質疑,這到底是經濟問題,還是階級鬥爭?不要忘記,中產人士一旦失業,也可以一下子變成為窮困潦倒的階層。

不過,宣揚連鎖反應論說的人很多也並非大僱主,本身也不特別具有生產力,他們只是依賴其他企業的生產力,從中獲利。

最近發生的金融風暴顯示,禍首是不當的冒險行為和非穩妥的投機活動。然而,當金融市場崩潰時,卻是由天真的投資者和政府,也就是普通市民,去承受苦果。

英倫銀行金融穩定部營運總監當時以挖苦的口吻說:「倘若冒險行為是增值活動,那麼,俄羅斯輪盤遊戲參與者對全球福祉有極大的貢獻。」

然而,所謂工作,並不僅僅關乎經濟平衡,而是指人們受僱後有權獲得相當的生活水平、有足夠時間保持社交和家庭生活,以及能追求工作以外的興趣。

看來,最低工資只打完了半場戰役,工時數目依然是個具爭議的課題。那麼,精英階層和企業家是工人階級的大敵嗎?也許不是;不過,他們對有關僱傭和工資的評論指點,可以置諸不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