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請真福若望保祿二世聖髑後記

期數
3537
刊登日期
2011.12.02
作者
羅國輝

「紀念」首先是人性的寶貴經驗。朋友、親人的互相紀念,是友情親情的發展過程;「山盟海誓」也是如此。同樣,天人間盟約的互相紀念,在天主主動記得他的仁慈,人記得天主的施恩,而予以回應,也是如此。這可見於彌撒聖祭,就是永恆的紀念,產生永恆相愛的效果和體現。

在籌備真福若望保祿二世聖髑永久存放於香港主教座堂的慶典中,尤其考慮到「紀念」的作用,使人與真福教宗互動。於是在安排上,青委負責在當日下午三時「與真福教宗相遇」的分享會,目的就是重新體現與教宗相遇的經驗。而事實上,青委的安排,真的棒極了;會場中簡單以椅子及牆壁,做成時光隧道,使人經過時,從與教宗握手相遇的圖片,再走進真福教宗一生:從他出生,青少年時的成長,獻身,牧靈,膺選教宗,到以病痛之軀作生命的見證,又與今日環境互動,最後來一個與真福教宗「自拍」,再歸於寧靜、沉澱,在教宗的聖髑前默禱。這樣,隨後各人與教宗相遇的經驗分享,以及在過場時讀出真福教宗在不同場合,對不同人士所說的話,使人在祈禱中重新體驗這「相遇」。相信真福教宗確實在天上,也在我們當中為我們祈禱。

隨後六時的彌撒,既簡單又隆重;簡單是整個流程,隆重是儀式、祈禱、歌頌。迎請聖髑既是進堂式的一部份,顧名思議,也是當晚的主要重點。從聖堂大門一直到聖所前,由教友、青年、傷健人士、修道人、家庭代表及司鐸,迎請聖髑,讀出真福教宗對各人的教導後,同聲懇請真福教宗代禱,同時,歡唱「基督得勝,基督為王,基督顯權能」。

在聖道禮儀的讀經中,宣讀真福教宗常用以勸勉大眾的聖言「不要怕,只管信」(若二14-17;谷五21-24,35-43);基督的話再次深入人心。

在感恩經與領聖體聖血時,教宗的聖髑在聖所間,倍增與真福教宗共享基督救贖之恩的共融感。真福教宗,希望今日的你,是將來的我們。

彌撒後,禮成詠結束,人群漸散,守夜的歌聲,再次引入祈禱氛圍,留下來的教友,點燃燭光,送到真福教宗的聖髑前,坐下祈禱。整個守夜祈禱,沒有多餘的講話。在開始時,有姊妹分享她與教宗相聚的經歷,作為導言和紀念,然後就是聖詠及短誦祈禱;在再讀出「不要怕,只管信」的福音時,更使人深入與真福教宗一起,深信於主;在代禱中,更與真福教宗一起關心世界,及眾人的得救;這體現了真福教宗時常提及的牧靈愛德。

真福教宗聖髑恭放在福傳小堂,與香港主教的遺髑一起,使大家感受普世教會的共融,並重申福傳使命的承傳與承擔。這樣,香港主教座堂,又多了一份見證。希望朝聖者,可以在真福教宗的聖髑前祈禱,閱讀真福教宗的講話,在彼此「紀念」和代禱中,承先啟後,成己成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