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通靈感應
※ 本片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四:全球化
單元五:公共衛生
去年一班港人旅客在馬尼拉旅遊,竟被脅持作人質……今年在香港禮賓府內,當日英勇犧牲的人質們獲追授金英勇勳章……死亡隨時造訪,無法預防,生命就是如此脆弱。
死亡是終結也是提醒
《通靈感應》講述三個被死亡纏繞的人:擁有與亡者通靈的能力的美國藍領工人、遇上南亞海嘯的法國記者,以及失去孖生兄弟的倫敦小學生。死亡是在世生命的終結,在時間的進程中我們會成長、老化。從這觀點看死亡意味著在我們生命中有一分迫切感:事實上,記起自己的必死性,提醒我們,生命有限,時日無多。
基督徒積極的死亡觀
基督徒對死亡有著一份積極的看法:因為基督徒將自己的死亡與基督的死亡連在一起,他把死亡看成走向基督的路途、進入永生的門徑。通過聖洗,基督徒已在聖事的方式下「與基督同死」,為活出新生命;為那些在基督恩寵內死去的人,死是參與主的死亡,為能參與祂的復活。
基督徒的葬禮
故此,基督徒的葬禮既不會授予亡者聖事,也不授予聖儀,因為亡者已「跨越」聖事救恩計劃之外,但它是教會的禮儀慶典,教會把亡者交託在天父手裡,並陪伴亡者親友一起深化對基督逾越的信仰,信賴天主的救恩,為亡者祈禱,並表達與亡者的共融,以及期待末日在天鄉重逢。
死後再投胎的疑惑
自從死裡逃生後,女記者對人死後的世界很好奇:是虛無?還是有其他可能?教會認為死亡是人在世旅途的終結,也是恩寵和慈愛的在世期限屆滿,這恩寵和慈愛是天主施予人,為使人能按照天主的計畫去實現他現世的生命和決定他的終局。當「我們人生唯一的在世旅程」結束後,我們不再返回任何其他的塵世生活。「人只死一次」(希九27),故此,沒有死後「再投胎」的事。
禁止占卜、占星術、通靈論
倫敦小學生用盡方法,希望與死去的孖生哥哥溝通,被不少神棍欺騙之後,找上了有通靈能力的藍領工人。教會認為一切形式的占卜應該拋棄:無論是求助魔鬼、招魂或其他誤以為能夠「揭露」未來的做法,都是有意掌握時間、歷史甚至人類,同時也希望為自己贏得神秘力量的支持。這一切都違反我們對唯一天主應有的敬意、尊重和敬畏之情。基督徒面對未來的正確態度,應是懷著信賴,把自身交付於天主的眷顧。
今生以後
導演奇連伊士活沒有討論關於來世的問題,也沒有探討天堂與地獄,卻是把焦點放在「Hereafter今生以後」,人應該如何活好每一天。以及為在生的人,死亡又帶來怎麼樣的啟示……
耶穌基督曾以《十童女的比喻》(瑪廿五1-13),提醒我們要醒寤,因為我們不知道主會在哪日子來臨。教會在《諸聖禱文》和《聖母經》中,也有類似的祈求。現以《師主篇》的內文互勉之──「在每個行動,每個思想中,人應該表現得一如即將在今日去世一般。如果人有正直的良心,就不怕死亡。若人要逃避死亡,倒不如遠離罪惡。如果人今天不準備死亡,明天將變成甚麼?」
問題研習
- 你或親友有否經歷巨變,令人生有重大的改變?試分析當中帶來的啟示。
- 你或朋友有否參與占卜的活動?試分析其原因,以及從中得到的啟發。
教會指引
- 《天主教教理》# 1006-1014, 1020-1021, 1680-1690, 2115-2117
- 《天主教殯葬禮儀》
本片以英語作對白,附中文字幕,於各大影視中心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