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在行】傳教士

期數
3539
刊登日期
2011.12.16
作者
文秀慧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2 月 18 日

為了讓我入讀天主教學校,媽媽在我五歲時,帶我領洗。成長路上,有很多磨練意志的機會。多次,我都有機會跟朋輩學壞,但天主沒有容許我走歪路。我倒參加了善會,透過服務學會走出自我,關顧其他弱小者的需要。之後,我有機會參與了一次教友傳信會舉辦的柬埔寨體驗團。天主為我所鋪排的一切,教我順理成章地認定自己應該是當教友傳教士的材料。

這時,天主並沒有差遣天使,向我、瑪利亞,宣布甚麼喜訊。天主的計劃,往往遠超人所能想像的:祂卻給我找來一個「若瑟」。瑪利亞和若瑟終成眷屬。這不是童話故事的圓滿結局,而是具體的家庭生活的起步!我倆的背景、性格差不多完全相反。人孤獨不好,然而建立一個家庭需要勇氣和毅力,「單身生活不是更自由嗎?」「當傳教士不是很好嗎?」

我來自小家庭,有一個哥哥。若瑟來自大家庭,九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很快我就感受到大家庭對我的接納,亦看到兄弟姊妹間的感情要好。哥姊們對我們慷慨付出,關懷備至,照顧有加——九倍的愛——教我感恩無限。

對於一心想著當傳教士的我來說,生育孩子曾是我的掙扎。除了害怕產痛外,最大的掙扎是:我有能力當一個好媽媽嗎?

上主大概不會給超過我們能力的擔子。要作兩名孩子的雙職父母,我們自當選擇最穩妥的支援:安排孩子領洗,參加主日學、兒童歌詠團。近幾年,若瑟提出每晚讀聖經、祈禱。現在兩個孩子堅持每晚祈禱、讀經,否則不睡覺!

其實,兄姊們都是公教徒,不過,不是每一個都上聖堂。由於我們的孩子善於表達信仰,歌詠、祈禱文、聖經金句等,琅琅上口。他們對這大家庭起著一定的「見證」作用。這些年來,我們逐步將大家庭成員帶入教會團體的禮儀和活動。現在家庭有了很大的變化,哥姊們逐一返聖堂望彌撒,第二代的孩子又有好幾個參加慕道班入教;大家庭的關係因此更緊密。這絕不是我們有甚麼功勞,而是透過我們「9號家庭」的見證,天主再一次邀請他們回家。原來天主不是召叫我一人當「傳教士」,而是要我們做一個「傳教家庭」。

生活的煎熬仍然存在:忙碌、爭拗少不免;但內心卻享受一份自由,不怕承擔責任。天主那份看不見、摸不著的愛和祝福,在家庭生活中變得具體。家庭就是我的「福音」:瑪利亞,妳充滿恩寵,主與妳同在......不要害怕,因為妳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看,妳將建立家庭......

後記:昨夜,長子天諾端來一份功課,題目是「最開心的三件事」。孩子作答如下:

(1)上聖堂
(2)與爸爸、媽媽和妹妹在一起
(3)祈禱。


我,感恩。只有感恩。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