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奇跡

期數
3539
刊登日期
2011.12.16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2 月 18 日

朋友常作能飛的夢,夢中的自己常如鳥在天,白日裡卻常別有人間行路難。我說這本乃人之常情。從古典學及考古發掘看,初民無論中西,最初膜拜的是地祇,後來才到天神。最初的神物都是會鑽地的蛇蟲之類,到人活出精神層面的段落,才知舉頭三尺有神明。中國的龍最初也屬蛇或爬蟲之類,後來才像閃電般能一飛登天。而無論任何一種文化,早期都愛把靈魂圖寫作鳥。我們的祖先由拜蛇和拜鳥後來變成龍鳳呈祥,便是這麼一個漫長的文化演進過程。到這兩種能飛的神物造型成熟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也大致定局。《莊子》書開章便說:「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也是個能飛的夢,只不過和朋友的夢相比,可謂夢之大者。但大也好,小也好,都不過是掙脫如鉛似鐵的現實羈絆的千古心願。榮格說人有集體無意識,看來不無道理。

莊子說的鯤鵬變故事在古代也演化成盛極一時的魚龍變慶典,說明這夢想並非誰在想入非非,而來自整個族群的文化和心態。它落入正經八百的道學裡便只是神話,是痴人說夢,但它早就融化進中國文化的藝文主流,無處不在。人能飛不錯是奇跡,但之所以奇卻令人津津樂道,是因為它衝破了我們習慣的思維法則。為甚麼人活著要衝破這法則?用莊子的話說是要「逍遙遊」。在俗世,即使人人心為形役,若連心靈上的自由都放棄了,還有何生趣和前景?某類世界最恐怖的不是來自暴力和專制,而是人人都活得那樣窩囊和現實,那樣被壓榨得不成人樣還只顧各自苟且度日。而在最沉重的日子,最能讓人自毀的則是對這世界的絕望。

聖誕近了。這是一個充滿奇跡和夢想的節日。你相信奇跡嗎?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