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元旦

期數
3541
刊登日期
2011.12.30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1 月 01 日

有人說,時間是存在的面相。但有存在者才有關於存在的思考,人能感受存在到非存在,即感受到由有變無由生變死才會有思慮,才會有時間的計量,才有年、月、日、時、分、秒的劃分。但劃分只為方便考察,怎劃時間仍一去不返。因此,孔夫子才會在川上慨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話雖很感性,沒有這老人家常愛說的大道理,宋儒可重視得很,說這是「見道體之言」。在中國古代,「道」的概念源自「路」,本指人該走的路。但「路」一成為「道」,牽扯到天地至理,就不好解釋。於是老子才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說法。「道」既不可言說,便得化為可見可觸感的東西。宋明理學把嘆息時空不住流淌稱為「見道體之言」,這「道」與「體」的關係就有點像福音書上說的那樣:「太初有道,道與天主同在,道就是天主。道成了肉身,就住在我們當中。」這「道」本名「邏各斯」,概念相信來自希臘人。先賢把《聖經》這麼一譯,東西方智慧便匯通起來,老莊、孔孟、柏拉圖和新舊約經書雖各自精采,內核便可一以貫之。

說元旦是周而復始,萬象更新,其實只是浪漫話語。生的過程就是死的過程,這過程決不會給人為的曆法斬成一截截。人生是不會停站的列車,駛向何方全在你挑了甚麼路。你可營營役役地為活而活,未出娘胎媽媽已給你在名幼稚院爭著留位,成長時天天讓填鴨教育讓你讀個不亦樂乎而最後除得一紙文憑外全如水過鴨背,被踢到這人人自生自滅的世道來一輩子為有無車仔屋仔老婆仔操心,然後成功者帶著人有我有笑容告別這世界,失敗者則概嘆著時不我予而抱憾埋單......當然,你也可以按古今中外活得最自由灑脫的那批人的榜樣而活。同是在這人間的遊戲終結,各人領的畢業證書都不同。在這人人盤點已逝光陰的日子,你指望自己有朝一日拿著甚麼證書到另一世界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