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院生命教育會議

期數
3546
刊登日期
2012.02.03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2 月 05 日

(本報訊)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舉辦會議,讓兩岸三地教師分享生命教育經驗。席間多位教育工作者強調在重視知識和效益的社會中,不應忽略心靈關顧。

中心一月十二日假教院舉行演講及報告,十三及十四日在多間學校作教學示範及報告。

這題為「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 的生命教育學術及專業實踐會議,有逾二百位來自內地、台灣和本地的教育工作者參與,天主教和聖公會等多個辦學團體的成員主禮。

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經理何榮漢博士稱,生命教育應包含情和意的幅度,並透過體驗和實踐活動,幫助青年成長。「非要告訴學生怎樣做,而是讓他們在實踐當中了解應怎樣看待生命。」他十二日對本報說,情和意的培育能夠驅動青年實踐「知」識,與宗教經驗有相似之處。



寶血會學校示範教學

參與主禮的寶血會培靈學校校長何潔貞修女同日對本報說,探訪等活動能夠幫助青年反思,從而更珍惜每個人的生命。何修女一月十三日在該校作生命教育的教學示範。

香港聖公宗小學監理委員會主席陳謳明法政牧師說,學校須建立重視生命的文化,鼓勵學生關心人和環境。陳牧師曾接受師範訓練。

嘉諾撒聖心學校教師馮菀菁修女於研討會的報告環節上,分享該校推行心靈及生命教育的經驗。

馮菀菁修女十二日對本報說,生命教育回應了社會風氣的挑戰:「在社會充斥物質引誘和利益之際,我們更要幫助學生了解到生命彌足珍貴。」

該校另一教師陳汝潔說,親身的生活見證尤具說服力:「學校提供機會讓家長和學生分享家庭溝通經驗,讓這份真情告白觸動其他學生。」她說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能夠讓學生深入反思,與此同時,許多科目都能夠融入生命教育幅度。

另一方面,兩岸學者於會上剖析社會趨勢對生命教育的挑戰。

講者之一、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小蔓教授稱,內地中小學加強了生命教育和品德教育,惟行政工作影響了師生間交流,她強調應要透過師生關係和不同科目帶出生命教育幅度。

台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歐用生教授說,全球化的競爭令社會偏重量化標準,失卻美學,他呼籲社會透過生命教育重拾生存美學。「課程須引導學生與自己、他人、世界對話。」他說。

他說台灣社會亦有人提醒社會重視生命價值,患癌的單國璽樞機早前便在「生命告別之旅」中分享他對死亡和生命的反思。


教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等多個宗教團體捐款成立,早前舉辦計劃幫助多間小學推行生命教育。(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