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情緒多面觀

期數
3548
刊登日期
2012.02.17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2 月 19 日

人生中,快樂並不是必然的。儘管有些人的性格非常樂觀,但都會有機會面對壓力、挫折或失敗,這些時候,他們可能出現短時間的不快樂,但因為正面的性格,因?心理的調節,他們很快便能夠重拾快樂。

但是,有時候壓力或挫敗比較大,或壓力持續一段長的時間,心理調節不來時,便很難回復從前的快樂,這些人會出現一段時間的情緒低落,這稱為適應障礙症(Adjustment Disorder)。隨著壓力的過去,或心理的適應和調整,這適應障礙會慢慢消失,心情可回復到原來快樂的狀態。

有時候,當壓力事件太大,或持續了一段十分長的時間,人抵受不住,或心理無法有效地調節,情況會更嚴重,那便有機會出現抑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這時,患者便需要接受醫學治療,例如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在情緒回復從前後,患者還需要繼續一段時間的治療,而且,抑鬱症是有機會復發的。

又有另一些人,他們的性格常常不開心,這稱為抑鬱人格特徵(Depressive Personality Trait),有些甚至因這樣的性格問題,而導致生活上出現不少困難,達至障礙的程度,稱為抑鬱人格障礙(Dep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這種性格的人,長時間都鬱鬱寡歡,很難快樂,遇到壓力時,這些人更容易進入情緒的病態,例如抑鬱症。

保持快樂是好事,但假如過分開心時,情緒過度高漲,也要特別注意,因為情緒可能進入了躁狂的狀態,稱為躁狂症(Manic Episode),這種情況也需要醫學治療的。患上躁狂症的人,他們的情緒也有機會走進抑鬱狀態,這就是躁狂抑鬱症(Manic Depressive Disorder),又稱為兩極性情緒病(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不同人有不同的性格,要時時刻刻保持快樂,不同人有不同的方法。情緒過於低落或過分高漲,也不是好事。假如自己的性格是容易情緒波動或低落,便要學習強化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調節能力,面對壓力時建立一些健康正面的思維,也須學習怎樣以有效的方法處理壓力。

快樂,不是必然的。有時候,可問問自己:「我的人生快樂嗎?」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