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願
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各堂區善別組成員參加善別牧民協會的例會之後,進行了電影分享及反省,容博士精心剪接了八部有關死亡的電影片段,組成了一個主題:懼怕、寄託、渴望、重生的分享與反省。電影的顏色全以黑白色為主,義莊一副副沒有人認領的靈柩……這一切正象徵了世人在沒有信仰時面對死亡的心態:是充滿懼怕,沒有希望的。可見,沒有基督真光的光照,死亡是灰暗的。
電影中,海倫修女目睹一個死囚被注射毒針之後,活生生地慢慢走向死亡,這情景令她感到死亡是這麼近,只在咫尺;她衷心為他(即使是囚犯)祈禱,給受痛苦煎熬的人,展現了一張充滿慈愛的臉。可見,一個真正祈禱的人,內心是多麼善良、多麼仁慈。
影片中,Sam 死後化為鬼魂,他的靈魂再次與女友相遇時,女友雖感受他的臨在,但摸不著他、看不見他,她的內心是多麼痛苦!這正反映亡者家屬的內心,渴望再見失去的親人,而再不能見時,是多麼傷痛。我想:這傷痛是無人可醫治的;只有在基督內,懷著對天主子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德和對天上家鄉的嚮往、渴望之情,這傷痛才能得以痊愈。
影片中大提琴師失業改行了,成了一位成功的入殮師,他以極認真的態度,為每一位亡者化裝,使每一位不同年齡的亡者,以最美麗的形象安眠,讓家屬感到安慰;他為每一位逝世的人付出了時間、精神,在每一位栩栩如生的亡者身上,結出了愛的果實。
每一位亡者都有一個心願,即使是死囚,在臨死前的願望也是善的;電影中的死囚,在臨死前說出了心願:希望不要帶著仇恨離世;希望別人為他祈禱;希望得到恕罪,其實這也是所有人的心願,因為人誰無過?
除此之外,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心願,電影中,在深圳打工的老劉意外死亡,他的心願就是死後能回到家鄉重慶。這心願,為一個貧窮的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為了成全這心願,他的同鄉老趙竟背起朋友的屍體,長途跋涉。一路所遇到的是人的奇異眼光、人的不接受、必須忍飢受餓……我想,他這樣步行到了家鄉,可能自己也已不成人形,為了朋友付出如此的犧牲,這是最大的愛。電影的內容雖未必是真人真事,但都體現了一種精神:犧牲和對人真摯的愛情,這精神正是基督所教導的。
在善別服務中,我們也會遇到不同的要求(心願),有的特別喜歡一首歌;有的家庭只有亡者是教友,家屬有其他宗教信仰,但亡者切望用我們教會的禮儀……這一切雖然有時會遇到困難,但若我們以愛心,認真地盡量成全,為亡者和家屬是最實際的安慰。感謝天主,賜給我們為亡者祈禱的機會,在服務中,天主提醒我們:必須善度此生,跟隨基督,思忖永生。
天主啊!我們也有心願,求你降下聖神,親臨禮儀中,求你賜給我們一顆謙遜、善良的心服務於禮儀之中,使禮儀滲透天主的愛,讓基督的安慰深入人心;求你以基督的真光驅除死亡籠罩人心的黑暗,願基督復活的光輝聖容銘刻我們心中;求你賜給我們聖寵,使能緊緊地跟隨基督,歡喜地邁向永生。「主啊!我們紀念你的死亡,慶祝你的光榮復活,期待你光榮再來。」(信德的奧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