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熾熱的心》看感恩聖祭(下)
靠著主的陪伴、主的話語,使我們從痛苦中拯救出來,將我們提升,安置於更高處,發現我們生命中的真實面貌。藉著感恩聖事,聖言要領我們親炙天主的臨在,藉由聖言的神聖化工,我們的心靈才得以轉化。
當耶穌對兩門徒說:「默西亞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才進入他的光榮嗎?」時,門徒的心被灼熱起來,他們的心扉正被打開,於是邀請這位「陌生人」與他們同住。如果沒有這份邀請,就沒有耶穌的擘餅,他們也無法認出主來。對他們而言,耶穌仍然是個陌生人,心頭縱有過瞬間的熾熱,很快也會被外物所澆熄。可見當我們被聖言感動時,也必須有所行動。若不提出邀請,我們無法與主建立深遠的關係。
邀請成為感恩祭中最關鍵的時刻之一。邀請代表我們對主的一份信任、一種交付、全然的委身與自我開放。信仰一辭的希臘文pistis有「信賴的行為」之涵意。圍繞餐桌的是我們的親密家人,餐桌是大家相親相愛樂聚天倫的地方,但也可能成為彼此傷害最深的場所。當耶穌與門徒同桌共吃時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那原是他們無數次的餐桌經驗。感恩祭就是如此的平常無奇,卻又超凡入聖。基督也藉著這一餐,把祂的生命全然的交付給我們。也就在擘餅那一刻讓我們的眼睛亮起來,認出祂的臨在。就在臨在的當下耶穌也同時隱沒,但祂卻進入我們的心靈深處,那正是黑暗和邪惡不能達到,甚至連死亡都無法接近的地方。
天父把愛子賜予世人,在感恩祭中我們分享同一個餅、同一杯酒,那是基督的體和血,藉著聖神的助佑,達到「聖神同聖神談心,心和心對話,天主與天主交談」的境界。透過感恩聖祭,在我們體內有一股新的氣息,使個人生命得以開展,不但參與天主聖三的生命,更使我們每位參與者的生命彼此交融合而為一。
藉著盧雲感恩祭的生活默想,讓我真正體認到彌撒涵意的豐富與感動。與復活的主相遇後,我們的生命從此改變。在主復活的光照下,我們冰冷的心被燃燒、被灼熱。祂消融我們心中的一切恐懼,鼓動著我們為真光作證的勇氣,讓我們肩負著福傳的使命,從近人到周遭的一切人。感恩祭不再是行禮如儀的外在形式,它是天父對世人無限的慈愛,以聖子的體血所編織成的一條道路:
在這道路上,愛勝過恐懼;生命比死亡更強,
在這道路上,我們既交付又給予,走出自我,也走向他人;
在這道路上,不分你我,同屬天主子女的新民族,一起邁向永生的天鄉。
作者為台灣輔仁神學院教義系二年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