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天電子學習試驗計劃

刊登日期
2012.03.02

(本報訊)荔景天主教中學於二月二日接待十四位訪港的台灣學者,到校了解電子學習試驗計劃的實施情況。

該校的綜合人文科於這個學年,推行以電子學習模式實踐資訊素養的試驗計劃,以訓練初中生的資訊素養及適應通識科新的學習模式。是次計劃為期三年,由香港教育學院擔任合作夥伴;由教院邀請學者來港。

是次到訪該校的學者分別來自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以及國立成功大學。



考察中學如何推行資訊素養

考察團團長、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蔡今中說:「是次訪港,希望透過到中學交流,探究香港中學怎樣於課程中推行資訊素養、學校如何培訓老師,以及家長和社會對電子學習的態度等。」

經過考察後,他認為該校具備資訊素養的文化,對推行電子學習計劃有事半功倍之效,他亦欣賞由該校老師自行研發的整套教學意念。



課堂互動學習以學生為本

負責該計劃的老師劉家倫表示,校內早年已積極推行資訊科技教育,自去年撰寫計劃書後,得到教育學院的協助,負責課程設計、教師培訓、課堂分析及評估等工作。

劉家倫期望,透過三年的試驗計劃,令課堂學習更為互動,並能針對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為新高中通識科打好基礎;長遠而言,學校更可以協助其他中、小學設計合適的校本「資訊素養」教育課程,令更多學生受惠。

該校校長盧詠琴解釋以綜合人文科作為試點的原因,她指出,該科目於數年前作出調整,選修此科的學生不時透過互聯網搜集資料,故較適合推動電子學習。

人力資源方面,她說雖然人手緊絀,但老師都十分願意肩負起這個挑戰。(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