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身心健康全面睇(下)
從心臟和腸胃機能的例子,讓我們知道生理的健康跟心理狀態有很密切的關係,以下是其他有關的例子。
有些人遇到壓力時,會出現肚子不舒服的情況,他們會感到腸蠕動得快,有些甚至感到肚痛,肚子不適時,便要到洗手間去解決。這些人因怕出外時找不到洗手間,便會盡量不外出,留在家裏,以便隨時到洗手間去,這便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當這些人去看醫生時,醫生可能會為他們檢查大便,檢取大便樣本作實驗室化驗,最後結果是陰性的,沒有檢測到任何細菌。這種因壓力而引致的排便習慣改變,稱為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心理狀態可使身體出現徵狀,而身體的問題,也可引致精神心理失調,甲狀腺問題就是一個例子。甲狀腺(Thyroid Gland)是位於頸部的一個內分泌器官,分泌甲狀腺素(Thyroxine),影響着人體的新陳代謝。
當甲狀腺功能減低時(又稱甲減)(Hypothyroidism),甲狀腺素的分泌下降,患者會感到疲倦,表現得沒精打釆,思考的過程也會減慢,甚至會出現精神病的病徵。
相反地,假如甲狀腺素分泌增加時(又稱甲亢)(Hyperthyroidism),患者也可能出現一些心理失調的徵狀,例如焦慮、出汗、震顫。此外,情緒可能不穩定,出現過動、狂躁;想法也可能像賽車般急促,也可出現偏執的思想。
很多時候,輕微的甲狀腺分泌失調是不容易從臨床觀察而察覺到的,有懷疑的時候,醫生需要安排甲狀腺功能血液測試。
另外,痛楚是一種常見的生理徵狀,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它可以導致很多心理問題,例如抑鬱的情緒、焦慮、無助的感覺、依賴和對死亡的恐懼等。當一個人充滿負面情緒時,對痛楚的程度可能感受更甚。
所以,要有好的身體,生理與心理健康是同樣重要的。從很多的例子,我們知道身體的病徵可能由心理問題引致,而身體不適也可以引致精神失調。
當我們身體出現不適時,可以想想當中會否有多少生理因素,又存在着多少心理因素。如有疑問,便應請教醫生,不建議以一刀切的方法自行服藥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