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把壞事變好事——寄語曾蔭權班子

期數
3551
刊登日期
2012.03.09
作者
陳滿鴻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3 月 11 日

一位官員是否廉潔,判斷的標準在於政制,以及國家的政治文化。比方:把寶物進貢給皇帝,是天公地道的事;又記得龍應台與她兒子安德烈的信函集中,龍教授以一則新聞告誡兒子:德國某政黨的黨魁利用公幹飛行累積的哩數,換了一張免費機票於自己度假時使用,遭揭發後,這位政客第一時間向全國人民道歉,並馬上辭去黨魁之職,這就是承擔。不像香港某名流知法犯法挖地庫後,仍厚顏無恥地罵人抹黑、搞分化。

曾蔭權被報導幾項「貪著數」的往事,頭幾天還心痛被人批評,幸好終於轉為對自己在港人歷史評價中的心痛,至少在痛苦上的大方向上是走對了。然而,按中國內地標準,他始終可稱為一等清廉好官,因為富商們並未有把真金白銀塞進他的口袋。至於白吃玩樂,在中國官場都是理所當然的事,為一個黨國不分的政治制度,哪還有公私之分?所謂求仁得仁,曾特首給人的印象素來是為祿而仕,宗旨是做好一份工。他的老闆既是中央及在港一千二百人小圈子,只要他們不見怪,他又需要承擔甚麼罪名呢?唯一使他難過的是辜負了七百萬人的期望。但請問曾先生任特首以來,何嘗想巿民所想?願巿民所願?怎麼突然想起民意來?

我相信曾特首自責他的判斷與全港大部分巿民有差距,是真心話。但若果這就是他難過的原因,那就真的可惜了,因為他會錯過「做回一個正常人」的機會。

曾特首遭揭發貪小便宜行為,對他個人而言該是一份莫大的恩賜,因為他卸任前終於體驗到何謂憂巿民所憂。若果他真有悔意,就不應該僅為自己的名譽,而是重新學習做一個正常的政客,為前半生只為上司及富商做事、沒好好照顧巿民而懺悔。老實說,停建公屋不是比八萬五更慘嗎?我祝福特首善用餘生,把全港巿民懷抱在心,特別與最貧窮、最弱勢的一群心連心,願七百萬人所願——全面普選及落實民主。此外,更心懷全中國人民的苦難,為十多億人的人性尊嚴每天祈禱。我不敢建議特首下台後該做甚麼,我相信這不是做甚麼的問題,而是心靈改變的問題。一個人心靈有所改變,即使歸隱田園已經是聖賢了。我們每一個人只需向天主負責,而不是向名譽負責。我更相信,曾特首若走心靈皈依之路,天主自會教給他如何做。說不定他最有意義的歲月是在下台後,他在餘下的新生命有可能扭轉歷史對他的評價。

其實,真正傷害香港的不是曾特首個人的操守標準,而是「商人治港」的小圈子黑箱政制。商人治港是中共的政策。為配合這政策,需要保證立法機構由商家利益所主導,由此設計出小圈子選委、功能組別,以及黑幕重重的假民主選舉;又在政治運作中,以幾乎無限的資源去扶植一個傀儡政黨,以買票種票及對巿民小恩小惠來污辱投票,目的是為商家及政府護航(但又不容許這個黨執政)。而特首及其問責班子呢?無非是執行商人治港政策。在這政制下,曾特首班子做好託付給他們的工作,何罪之有?中共控制香港的結果,做成權力和財富均集中同一撮人手中,權貴相加而只向無監管的終極極權集團負責,怎能不貪腐。

根本的救港辦法,是真民主及真普選,權力與財富分明,實行政黨政治,向巿民負責,這才是一國兩制的真正落實;由政治上的真兩制去保證港人的核心價值、人民的參政權、有效的監管制度,以及大同的香港。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