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幼兒三個重要的心理準備

期數
3553
刊登日期
2012.03.23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3 月 25 日

現代人活在一個多元而又變化迅速的世代。物質生活豐富了,孩子生活?飽不再是家庭的擔心,反而是在複雜和競爭劇烈的社會環境下,家長愈來愈傾向協助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因此如何協助幼兒建立競爭能力,愈來愈受到重視。

但別忘記,每個孩子也有其發展的軌跡和速度。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上成熟和改變。面對幼兒發展的疑惑,家長可從以下角度思考孩子的成長:



成長的目標

成長的目標是讓人能成功適應生存的環境,並在生存的環境中自我實現 (Self-actualization)。人若能在個人及社交適應良好,他便能適應社會的期望和要求,亦較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興趣及需要,去達致個人的滿足和成長。不然,他將會失去較多的發展和學習機會,沮喪和失敗感最終引致對別人和生活,產生負面的人生態度。所以,如何在生活中提供正面的學習環境及成功機會,將會是十分關鍵。



培育孩子成長的參考架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會發現孩子有時很願意及自發去做某些事情,但有些時候卻很抗拒去完成另一些要求。究其原因,孩子如何理解自己的應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心理學家維高斯基(Vygotsky)有一個很好的概念叫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意指孩子在發展與學習時,一些對他來說富有挑戰性、而透過別人的協助與支持便能學到的範圍。學習任務太難和太易,均不能促進孩子的成長,因為太易會被視為沉悶的事情,太難又會令其感到挫折。例如,六歲的孩子不懂騎兩輪單車,而三輪車對他已沒有吸引力,他亦可以自行騎有輔助輪的單車,於是最能幫助孩子學習的就是在家長協助下,騎無輔助輪的單車。這把活動變得更富挑戰性,而又不至沒有成功的機會。

 

了解孩子的獨特性

最後要考慮的是孩子的獨特性。了解孩子的能力與天賦,以便在生活上加以培育和肯定,對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尤為重要。在香港這個過分著重讀書成績的環境中,若孩子的個性天賦與學業成績有所矛盾時,家長的看法和價值觀便顯得十分關鍵。

只要從肯定孩子天賦的能力開始,建立他們的信心,孩子才有勇氣面對更難的挑戰。
 

明愛家庭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