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總主教回應大選
(天亞社訊) 仰光總教區貌波總主教(Charles Bo)認為,教會於該國大選舉後應推動公民參與及社會和解。
緬甸四月一日的國會補選讓人們深切體會到公民責任的重要,這是二O一O年全國大選所無法做到的。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在補選中當選國會下議院議員。這名前政治犯在一九九O年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但軍方統治者卻毫不理會選舉結果。
整體而言,這次補選過程被視為自由和公平。另外四十二名全國民主聯盟的候選人也在全國各地的選區中獲勝。
過去,參與政治活動的人士動輒被判入獄或遇到更惡劣的情況;但經過多年的政治壓迫後,緬甸人民正發揮有限卻積極的作用,塑造自己的未來,成為一個為擁護民主政制而奮鬥的國家。
貌波總主教認為,近期總統吳登盛(U Thein Sein)在推行政治改革,以及與西方國家改善關係。由此帶來的良好開始,亦意味著緬甸教會應協助推動積極的公民參與及和解。
貌波總主教特別指出,如果希望民主不斷發展,幾十年來困擾緬甸少數種族地區的衝突必會結束。
他四月初表示:「只有和解,才會有和平;只有真正的和平,才會取得發展。」
這位首牧又讚揚昂山素姬的犧牲及對緬甸人民的奉獻。他說,她的影響力將會超越現時所代表、位於伊洛瓦底三角洲鄉郊的高穆選區。「我認為不僅全國各地還有整個世界都聽到她的聲音。」
雖然全國各地廣泛慶祝她在補選中獲勝,但亦有一些人關注到她未來幾年能否在政府內發揮更大的作用。
貌波總主教說,現行憲法保證軍方擁有四分之一國會議席,他期望這將會獲得修訂;而昂山素姬他日或許能發揮更大的政治作用。
總主教指出,雖然政治改革啟發許多人期望有真正而持久的改變,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教導人民認識自由的意義。他認為教會適合擔當這方面的任務,並指出五十年前,天主教徒在國家建設、教育、醫療及許多社會領域擔當積極的角色。
「真正自由是能夠做正確、誠實、真誠及純正的事,而不是純粹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續說,在持續的改革過程中,尊重公平的法律,以及尊重別人和他們不同的宗教,全都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