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特區的政治「僭建」遺禍人間

期數
3560
刊登日期
2012.05.11
作者
林瑞琪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5 月 13 日

不管「新特首梁振英」建議的政府體制改造方案是否可以如願在現屆政府任期內通過,但不改的現實是,政府上層架構將進一步「架床疊屋」,在日後更嚴重的產生「政出多門」而無所適從的惡劣結果。

站在公民社會的角度,目前討論「三司十一局」或「五司十四局」(抑或如當事人所堅稱的三司十四局)何者較少殺傷力,已經是沒有意義的事。但「司局制」的本質上錯誤,更應拿出來討論。

?董建華當年推出所謂「司局長問責制」改革,患了嚴重的體制錯誤;董氏在沒有增加民意授權為「地基」的險情之下,勉強給予這些新增的「十一局」問責官員法定權力,根本就是一種政府架構上的「僭建」。

至於曾蔭權政府增設副局長及局長助理等職位,姑勿論當中有沒有政治酬庸的實質目的,但提出將局長職能作無意義的分割,勉強將一個人的工作分成兩份或三份,本身就是「政治劏房」,完全無法增加官員的問責空間,但加重上層建築的重量,卻明顯使到下層結構所受的壓力驟然增加,結果是公務員體制叫苦連天,社會問題卻依然未有解決。

現時梁振英挾新當選的氣勢,無論是否得到大多數公眾的認同,起碼應善用「政治蜜月期」,提出新思維以振發社會良性討論;但眼前梁氏提出的所謂「改革」,竟然是進一步將十一局增為十四局,徒然擴大「政府架構僭建」;將副局長的構思,延伸至司長級而增加兩個「副司長」,根本就是將「政治劏房」進一步惡化。

走到這一步,可以看出梁氏團隊在解決問題方面完全沒有新板斧,只有讓原有問題繼續發大而已。人們對新當選而未執政者懷有一定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事,但經過以上的分析而對未來特首尚有甚大的期盼,則似乎是有點不切實際了。

容讓本人公道地說一句,本人對梁氏並無特別的喜惡,但就事理的分析,梁營的局限如此,未上場就走到政治的盡頭,是梁的可悲,亦是香港的可悲。

順帶一提,香港特區政府這種「州官放火」的作為,並非僅僅限於「政府上層架構」的改變,而是滲透到每一個施政層面。

政府拖延了十八年才勞師動眾去收回商營機構「霸佔郊野公園用地」,但政府當局有否反省到,「版權條例」修訂草案中,建議將「版權爭議」刑事化,實際上是明明白白地「以官僚勢力佔用民間社會思想言論公園的用地」。

再者,「版權條例」修訂案拒絕「二次創作」的豁免,用意顯然在扼殺網上的「惡搞」行為,但政府自己卻不斷地「惡搞」民主體制,將本來屬於公民一人一票選出的民意代表,改頭換面而無厘頭地容讓由全無民意基礎的「業界人士」一直連任下去,這才是當前最應該處理的「政治惡搞」。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