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急功近利

期數
3560
刊登日期
2012.05.11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5 月 13 日

都說這是個極速時代,生意人說時間就是金錢,市儈們說「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毛澤東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學店裡精英愛講速成,政客行事愛講立竿見影,即食麵式的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傳統智慧講慢工出細貨,主張人該拙樸厚重,在這急功近利的世道,注定不受歡迎。

幾何學有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之說,但一落入社會及人文,僵化的直線動作幾乎一定碰壁,要繞回原點收拾殘局,付出的代價定然奇大。可惜近百年國人的一場場大轟大嗡,仍鮮有人痛定思痛。中國文化本來愛講求事功,近幾十年不住宣傳的「人定勝天」也有很深的的世俗背景,大人物個個自以為是生神仙,盲人騎瞎馬,到了幾乎萬劫不復的境地,又發明了個新詞叫「異化」去為自家開脫,彷彿如今的窘局是因為當初的良苦用心不幸後來讓人變了質,就是不敢承認,結局如此差勁,只能說明當初的用心和眼界大有問題,非但諱疾忌醫,還繼續老王賣瓜,學會不再折騰,談何容易?

傳統智慧無論中西都不提倡急就章,學問和文化都只能厚積薄發,要應付眾人之事就更孟浪不得。可惜陸離世事,幾乎都反其道而行。天地萬物運作本都有條不紊,不必勞煩自以為比神更高明的政治弄潮兒們急著改天換地。《創世紀》裡天主造物也不過每天弄一點點,到第七天便洗手休息去也,不怕留下許多手尾讓人自行解決。可見即使最大的事,本不必看得太嚴重而多帶平常心。人大可把自己放到自然而然的狀態中,做事只小心翼翼老老實實地略盡微力,是龍是鳳是好是歹則聽天由命,不必機關算盡(其實也算不來)。有那麼一個故 事:有位投資有術的聰明才子在太湖邊碰上一老漁夫躺著曬太陽。才子問:你若勤勞點,每天多打一網漁,以每天多掙百元計,十年後,你豈不有車有房有雇工,活得優哉游哉?老漁夫笑說:何苦呢?眼下我不是優哉游哉嗎?

人不錯得奮發圖強,但單向的奮發和利慾薰心只有一線之隔。一旦利字當頭,往往「好」 事多為。其實人即使有所成,也不是單向努力的結果。學者和藝術家的成就常不靠拚老命而靠拚長命,齊白石若六十歲就累死了,世上不過多一個可有可無的平庸畫者;歌德若活不到七十多,《浮士德》就不會寫出如此深刻的人生真諦。好東西都只能慢慢泡浸而成,且往住無心插柳柳成蔭。坊間盛傳的成功學常教人有強烈的企圖心。急功近利者往往像菜園裡的雞。雞常會對鷹不以為然,鷹有時確比雞飛得低,但鷹就是鷹,雞就是雞。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