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路
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不是一張白紙,至於這紙上用隱藏的編碼寫了甚麼,我猜,以人有限的智慧,則永遠不能弄清。但人無能弄清的,不等於不存在。如果你親手帶大一個孩子,定知人自嬰兒始便有特別的性格,也有各自的心理動態,推動著他與別不同地成長。你能給他的,只是盡可能提供較佳環境讓他把潛能發揮,至於是龍是鳳,你則不可置喙,也不必置啄,因為連他自己,也只在茫茫前路中摸索。
若把目光轉到浩瀚宇宙,地球不過有如微塵。看著無數光點在星海裡浮沉,難怪昔人會想像,世上有多少人天上便有多少星。這不是說人能不朽,而是一早就體會到,人生充滿隱晦而去向莫名。粵語流行曲說「人比海裡沙」,其實我們常連海灘的沙粒還不如,起碼它們可以凝聚在一起,與周遭的同類結合成名副其實的整體,而人活在這充滿紛爭的世界裡便沒有這福氣。宇宙間只人有自我,人都各有自家固執的意向。只要有能力和可能,人也大多會裹劫周遭的他人,把能左右的人都綑綁在自家的戰車上,向連他自己都不甚了了的烏有之鄉奔馳。終生以裹劫他人或被人裹劫而樂此不疲,我們的歷史由家到國由中到西都充滿了這氣味,這注定人活在這世上往往身不由己。生命常靠犧牲別的生命來維持,文明不過是發明了一些較佳的遊戲規則,讓自己能好好活時他人也能好好活。而真正清醒,讓自己自由也尊重他人自由而獨善其身的人有幾許?
人能塑造環境,其實更大程度是為環境塑造。主流話語其實也有許多個側面,即使最差勁的主流話語都得承接人類自古以來便不得不一脈相承的某些道統。能不苟活於大潮中的人,不是生來特別聰明,不過因內裡潛伏著某種基因,對幾乎被大多數人貶斥或遺忘了的道統的某個側面有所感悟,因而主宰了他的便不再是潮流和他自己,而是某種信念和抉擇而已。踽踽獨行者其實不過也是時代的產兒。如果他能做一點甚麼,不過因為那束自古光照這人間的光,樂於透過這些卑微的人,折射給周遭。匠人棄而不用的石頭反成了屋角的基石。
福音書說:太初有道,道與天主同在。我們古代的大儒也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但何謂道呢?這足以令人兢兢業業臨深履薄一輩子吧?千古以來,走在我們前頭的,誰不腳步沉重?但即使多不好走,甚麼時空會缺人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