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支聯六四導賞團

期數
3562
刊登日期
2012.05.25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5 月 27 日

(本報訊)香港天主教團體支援中國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天支聯」),舉辦「六四導賞團」,重訪二十三年前港人為支持民運所走過的足跡,了解當年港人如何支援身在北京天安門的青年。

「六四導賞團」共舉行三次,其中於五月十九日的活動上,約四十人參與,並請來嘉賓回顧當年的情景。其餘兩次分別於五月十二日及六月三日舉行。

五月十九日的行程由維多利亞公園出發,途經香港政府大球場、跑馬地馬場、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的會址門外,以香港大學作結。

有份籌備活動的天支聯成員蕭綺熙稱,現今青年多透過書籍或網上資料了解「六四」,導賞讓更多人體驗「六四」所帶出的民主、人權、法治、自由的精神。

蕭綺熙說:「今次一起走過『六四』的足跡,經驗當年港人的心情。部份地方更強烈突出了今昔之別。」她舉例指出,位於灣仔的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示威者有足夠的地方向中國政府表達訴求,相比現時位於西環的中聯辦,由增建花槽,至警方鐵馬重重,對請願者嚴陣以待,形成強烈的對比。

宗座外方傳教會的甘浩望神父與參加者在大球場外憶述「六四」當年,他說:「八九年六月四日早上我從收音機聽到人民被鎮壓後很傷心,在葵涌邨舉行彌撒後,便走到馬場,與二十萬人一起參與遊行。」八九年六月九日,二萬名教徒在大球場舉行「追思中國民主運動死難同胞並為國難祈禱聖祭」,甘神父稱,六四事件令港人更加關心中國的發展。

玫瑰崗學校(中學部)中五生潘頌婷認為中國政府應就事件作出回應,「即使真相難以交代,也要有道歉,才能令青年對中國懷有信心。」

嘉諾撒培德書院舊生周欣虹過去也有參與維園的燭光晚會,她指導賞團提供了不同方式讓人認識「六四」,(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