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忠於自己

期數
3563
刊登日期
2012.06.01
作者
劉婉婷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6 月 03 日

親愛的代母:


一位女嬰出生九天,嫲嫲抱著她到葛達二聖堂領洗,嫲嫲和你是「死黨」,於是做這女嬰的代母,並給她起聖名「麗達」(Rita)。女嬰長大成人後,窮盡一生找尋「麗達」的故事。

麗達於一三八一年生於意大利,愛主愛人。可惜婚姻不如意,丈夫脾氣很壞,與人結怨,互相殺戮。麗達為丈夫的罪行,求天主寬恕,最終感動了丈夫改邪歸正。誰料仇家仍不放過他,將丈夫殺害,兩個兒子知悉父親被殺,決要為父報仇。但在途中遇上瘟疫,兩個兒子幸而在臨終時獲天主憐憫。麗達經歷喪家人之痛,憂傷欲絕,她申請入修院卻遭院長拒絕,在多重打擊下,信德被動搖。天主沒有離棄她,她將所有痛苦全心奉獻給耶穌。最終得償所願,進入修院度修道生活。

意大利亞西西一間教堂,給我發現一座聖婦麗達雕像,(見圖一)嚓咔一拍,拍了好幾張,才拍得她聖潔無瑕的美態,這種「美」不是從我攝影效果得來,大抵是歸功於雕像師神工鬼斧的造化。從麗達雕像可見,她的額上為何留有傷痕?據說聖婦謙遜服從,忍受磨練,常為罪人祈禱,熱心默想十字架。有一次,她默念主的受難時,感受到耶穌被茨冠上的荊棘刺痛的痛楚,蒙主恩寵,給她額上留有傷痕。

原來聖婦麗達不一定穿著傳統黑色長袍。法國畫家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眼中聖婦仿似瑪利亞的衣著,彩藍襯衫、耀橙披布,他突破當時傳統局限,就像這幅《The Translation of St. Rita of Cascia》(見圖二)充滿戲劇化的畫面。畫中聖婦有如天使般,在雲層中舉揚雙臂接受神聖使命,為她腳下受了瘟疫瘴氣所籠蓋的城市求保護,而畫中下半部份烏黑黑的情景,象徵十字架上受苦的基督。普桑喜歡用陰沉沉的暗色作畫背景,重於素描寫實感,多於華麗色彩。

普桑堅守個人風格,忠於個人原則,不隨俗氣的畫風走,因此普桑死後,法國畫界為推崇他畫技,故出現了「普桑主義」。「忠於自己」的意思很抽象,是否依照自己所想的去行事?為我而言,忠於自己就是以良心來行好事,有別於「想做就去做」那種隨波逐流、過份自我的「忠於」。麗達一生忠信於天主,在絕望中仍忠於信仰。你是否希望我能效法聖婦的聖德,在困境中堅守信德,忠於天主?

來自書香世家,你跑去當老師,熱心事奉天主。多次地為「天主工作」而誤了回家時間,做不成「灰姑娘」,卻被你的丈夫鎖上家門,進不得家,要你忍受罰企的恥辱。可是,你沒有還擊,沒有怨恨,沒有嗟嘆,像麗達一樣默然承受痛苦,是為了甚麼?忠於婚姻、忠於愛侶、忠於子女、忠於天主。美國婦女後援會會長Betsy Myers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說:「忠於自己,輸了也是贏了;不忠於自己,贏了也是輸了。」

不用說,你已贏了。代我問候天上的嫲嫲。

 

你的代女
書於聖麗達瞻禮日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