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市民公開悼念六四

期數
3564
刊登日期
2012.06.08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6 月 10 日

(天亞社訊)中國西南部貴州省有民眾在街頭公開悼念天安門「六四事件」廿三周年,官方未有加以阻撓。社會活躍人士認為,這是個別事件,不必作樂觀的解讀。

發起悼念的糜崇驃對天亞社說,他們廿八、廿九日在省會貴陽市人民廣場舉行約兩小時的悼念活動,當時沒有公安人員在場,只是在遠處有兩名派出所職員盯著他們,「這兩人在我出門時就跟著我。」

「人權櫥窗」發起人糜氏與參加者在廣場內,拉起「八九、六四、二十三周年祭」及「追查兇手,停止政治迫害」橫額,又高呼「民主萬歲」和「打倒獨裁專制」口號,吸引約百名市民圍觀,也引起境外媒體關注。

這位七十三歲老人憶述,往年在六月四日前夕,當局就會帶他去「旅遊」、帶往指定賓館或軟禁在家中。

他認為,這次活動得以順利舉行,或與中央領導層出現分歧有關。

他說:「中共想讓人民以為政府改變了、開放了,他們能有民主,能自由舉辦悼念活動,其實這是假的!這只是以『懷柔政策』欺騙人民,他們本來可以改變的機會是在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但已經錯過了,不可能再有改變。」

資深傳媒人溫雲超對天亞社說,貴州民眾自發上街舉行悼念活動很值得欽佩,「不過完全不必作任何樂觀解讀」。

他續說,可能由於這次悼念活動規模小,暫未引起維穩體制的啟動。

網名「北風」的溫雲超指出,國內一直都不能大規模悼念六四事件,但是規模較小、家庭式或個人的悼念,實際上二十多年來都一直存在。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的柯欣欣相信,貴州的公開悼念活動只是個別的「和諧」事件。她指出,福建維權人士范燕瓊於五月三十日同樣公開悼念六四死難者,在延平區法院前展示標語後回家,卻遭尾隨的大批公安包圍她的住所。「從這事件來看,政府不可能是真的放寬。」

她又說,今年清明節有六四死難者家屬由公安送到公墓拜祭亡者,「公安是要監視家屬,不讓他們自行、自由悼念。」她說,民眾要審慎,對中共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