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掌控

期數
3566
刊登日期
2012.06.22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6 月 24 日

人是群體的,無論誰多遺世獨立,始終得與人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繫。但人與人一有關聯,便定然出現誰說了算的問題。人不是唯一的社會性動物。狗能馴化,是因為其祖先狼和人一樣都有社會性。狗對人的服從,不過是這可憐物種,被割斷了與自家群體聯繫後,把昔日對領袖的忠誠轉移成對主人的孺慕。在狼群裡,小狼們自出娘胎便愛扭打在一起,既是玩耍亦是較量,但無論成年或幼年,只要輸家作出認輸的身體語言,勝者便即收手,不像人那樣常秋後算賬,不把假想中的對手趕盡殺絕決不善罷甘休。讀動物行為學者的述說,常嗅到幾分人間的味況。但和人相比,動物行事常多了點君子之風。我猜,這是因為動物行事只憑本能,人卻常深思才行動,便既可比動物更殘忍,亦可超越本能反應,活出另一番境界。

人類文化中有一翼常強調成功必屬強者;企圖心強,控制慾強的人在人際關係中必著著領先。羅馬人就把這看作美德,難怪他們自認祖先是吃狼奶長大的。後來馬基維里和尼釆等攻擊基督文化充滿謙卑色彩,令歐洲人由尚武變得孱弱,其實是無視了:歐洲人接受基督教化,並非自設枷鎖,而是由野蠻選擇了進入文明。在永恆的奧秘面前保持謙卑的心,是超越夜郎自大的起碼智慧。對同胞及世物持仁愛之心,那是把人性的優美和良善的一面充分發揮。超越營營役役的功利計算,需有更開闊的心胸。儘管這樣做在人慾橫流的世間困難重重,卻是我們脫離動物狀態,讓自己和別人都活得更好的唯一選擇。對此,中國先賢也有不約而同的卓見,《中庸》有「子路問強」的故事。孔子說:真正的強者不是那些好勇鬥狠者,而是那些溫柔以教,不報無道,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人。

時人好說「打造」甚麼「強勢」,乍看充滿豪氣,其實往往是虛火上升。廣東俗語形容某種張牙舞爪的姿勢為「油炸蟹」,真是入木三分。一切由你說了算,乍看很成功,其代價是身旁只有奴婢或智障,比你聰明點的,早就不與你一般見識,閉嘴了事。我就認識這麼一些活寶,這些人平素要把家裡人都看得牢牢的才放心,另一半不在眼前便如末日將臨,人家穿甚麼,和誰交往都得管,甚至連人家聽了句甚麼話,也可當成是精神污染來防微杜漸......唉,人活成這樣,早就在人間給自己和他人設置了地獄。若還有半點自信,何必惶惶不可終日?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