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之旅(中)
殖民主義是人類文明的污點,儘管侵略者怎樣自圓其說,話給當地人民帶來經濟生活的改善,而事實也是這樣,但最深層的動機仍離不開人性自私的現實;拉丁美洲是個最佳的佐證。這天我們在一位動物學專家導遊帶領下,乘坐長長狹窄的摩托快艇,深入河道,採訪了一條與現代文明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的原土著印弟安人村落,叫我大開眼界,感受良多......
由於政府把印弟安人居住的地域劃為保育區,一切保持原始狀況,所以不能開墾耕地,原住民只能靠狩獵和採摘野生蔬果維生。這天我們午餐的主糧便是河道生長的魚,雖然只是用油煎熟,但十分鮮美。配菜是煮熟的香蕉。餐具是芭蕉葉和自己的手。香港人生活太過富裕,營養太過豐富;結果成年人樣樣美食都敬而遠之,害怕會影響健康。這兒的印弟安人就沒有上述煩惱了,看看他們,不論男女老幼,個個健康活潑,身手敏捷......
美,是十分主觀的感覺和體會,這兒的印弟安婦女原來以社會地位和輩分來打扮,比方村長的夫人和女兒,即皇后和公主,她倆在臉繪上的彩色線條最多,怎樣形容?「大花面」是也!至於衣著,女士是一幅充滿圖案的鮮艷圍巾裹身;男則以一條極小型的內褲和前後兩塊小布蓋著下體。鞋?當然是多餘的了......由於他們是紅種人,在陽光照射下,皮膚更覺嬌美!把場境拉回九龍廣東道的名牌店門口,一批批排隊等候入內「掃貨」的同胞,其中不乏美麗的蛋臉,但她們仍需世界級的品牌以壯聲威,多麼不同的價值取向!
快樂,人人追求;但方式各異,後果不一。看見男孩子在泥地上赤足打球,全身體的接觸,笑聲多過我聽不懂的言語。女孩子呢?有些依偎在母親的身傍,年紀較大的少女則以友善的目光打量這幾個來自東方的訪客。最後他╱她們以歌舞歡送我們下山......回程下起雨來,小船在河道飛馳,打在臉上的雨水那麼涼淨,與香港污染了的比較,簡直有天壤之別。我赫然發見,快樂與簡樸生活不無關係,我們香港的孩子打球與名牌衣飾鞋物掛鈎,巴拿馬的印弟安小朋友卻一無所有,但他們一樣快樂......人類是奇怪動物,沒有時安分守紀,到有能力自由擁有後又貪念不滅。
十六世紀,西班牙航海家麥哲倫在國王金錢和軍力支持下,把西洋文明傳遍世界,所到之處當地人民的物質生活又的確提升不少。然而基督宗教借助殖民勢力擴張而順便傳教,過程又少不免涉及武力、暴力和強迫成分,這點跟福音精神背道而馳,很難令人信服。假如耶穌今天重臨人間,一定有祂自己的立場和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