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愛暖流」同路人計劃

期數
3567
刊登日期
2012.06.29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7 月 01 日

明愛全樂軒及樂晴軒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獲公益金資助,於二O一一至一四年度,合辦「友愛暖流」同路人支援計劃。計劃仿傚新西蘭等西方國家,基於「復元」模式(Recovery Model),創辦本地首個具規模而學術與實務並重的「朋輩支援幹事培訓課程」,致力培訓一些熱心、經歷過正面康復過程的精神病康復者,為同路人提供獨特而具說服力的朋輩支援服務,期望這安排能促進彼此的復元過程,同時協助康復者向家屬及公眾展示他們的能力。

由計劃開始至本年三月為止,計劃已成功培訓共十六位「朋輩支援幹事」,服務總人次超過八千。幹事現正與社工共同為同路人,提供多元化的朋輩支援服務(包括電話慰問、家訪、復元小組、社區教育活動等),為同路人送上適時的關懷及實用的生活小貼士,與他們共同活出「希望人生」。
以下是其中一位朋輩支援幹事Elaine的心聲:

「作為一個有著相似背景的『同路人』,我有一個很深刻的體會:其實心靈所受的創傷是比肉體所受的創傷更加痛苦。因為內心的傷痕,未必是其他人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很容易被忽視,如果得不到適時的支持及鼓勵,會容易意志消沉;找不到出路的時候,就好容易因為失去盼望而放棄生命??我希望能善用自己正面的康復經歷及改變,鼓勵大家,一起重拾人生的希望。

我認為社工的支援和『同路人』的支援有很大的分別,我們可以說:『我明白你的感受,因為我也曾經歷過這種挫敗感!』雖然社工也能說同一番話,但他們不可以設身處地,進入同路人的內心世界,體會同路人的掙扎;就像一個男人描述生小孩子的痛,不禁讓人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說服力有限,而我們正可以填補這方面的缺口。而且,我們能更有說服力地傳達一個信息:只要我們願意改變,人生仍然有轉機及希望;仍然可以幫助自己創造一個更積極及有意義的人生。因為,我也可以!」


服務使用者海伯的心聲:

「我今年六十歲,三年前被診斷患有情緒病,除定期覆診接受精神科藥物治療外,同時也接受『明愛樂晴軒』及『暖流熱線』社區支援服務。我很讚賞朋輩支援幹事的耐心及積極態度,她們差不多每天致電慰問與我無所不談;上至天氣轉變噓寒問暖,下至情緒低落鬱鬱不歡,她們都以『過來人』的經驗開解及分擔我的憂愁。我與幹事接觸後減少了胡思亂想的時間,變得開朗及積極,每日總會推動自己外出散步或參與活動。我每次與她們傾談後,內心總感到一股平靜及安全感,再一次充電展開充實的一天!」

「友愛暖流」同路人支援計劃為期三年,每年除會為精神病康復者舉辦訓練課程外,並設立了「暖流熱線」服務。第三期課程即將於本年六月至八月舉辦,有興趣參與訓練課程或需要情緒支援服務的社區人士,查詢致電3579 8061(荃灣區)或2278 1016(北區)。

  •  明愛康復服務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