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乳健檢查計劃

期數
3568
刊登日期
2012.07.06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7 月 08 日

「萬一我有事,誰來照顧女兒?」四十歲的阿娟是單親媽媽,半年前開始,她經常感到胸口痛,甚至試過半夜痛醒。

「乳癌」兩個字,不期然在阿娟的腦海裏浮現,阿娟最擔心的不是自己的病痛,而是十歲的女兒。心急想看醫生,但動輒幾千元的診金和檢查費用,她實在拿不出來。社工得悉後,介紹她申請香港乳癌基金會乳健中心的「免費乳健檢查計劃」。

經乳健中心安排乳房X光造影和抽取組織化驗後,醫生診斷她患上乳癌,癌細胞已擴散至淋巴。憑著乳健中心的診斷報告和轉介信,阿娟很快便獲安排在公立醫院做手術。留院期間,阿娟要將女兒交由保良局託管,但她深感安慰:「若遲些才發現(乳癌),我可能真的無法再照顧女兒!」

乳癌是香港婦女頭號癌症,香港每十九名女性當中有一人可能罹患乳癌,女性四十歲後風險顯著增加。要有效偵測早期乳癌,女性四十歲起應該開始定期作乳房健康檢查,包括每月自我檢查乳房,每兩年由醫生或護士進行臨床乳房檢查,和做乳房X光造影檢查,三種檢查方法缺一不可。

患上乳癌   並非孤立無援

香港乳癌基金會乳健中心自去年五月投入服務至今,已為五千人進行乳健檢查,其中八十四人發現乳癌而得以及早醫治。在零期或一期發現的乳癌,有效治療的機會接近百分百。不過,得悉確診乳癌的一刻,對患者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噩耗。

乳癌基金會支援服務主管張春好護士說,初確診的病人一般會經歷恐懼、不安、徬徨,甚至否定患病的事實或感到憤怒,這些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關鍵在於如何面對。

她建議患者向伴侶、家人或朋友傾訴,或者參加病人支援小組,抒發感受和學習正面應對乳癌的方法。「很多患者擔心自己拖累家人而自我封閉,其實並不可以解決問題,相反說出內心感受和需要,讓身邊的人懂得如何真正幫忙,可以令自己的抗癌路走得更輕鬆。很多例子告訴我們,患者在抗病過程中自我反思,重整生活和人生價值觀,感悟病中也有收穫。」

去年有六百名乳癌患者使用香港乳癌基金會的支援服務,包括治療資訊、支援小組、同路人分享和支持以及專業輔導等。

香港乳癌基金會乳健中心的「免費乳健檢查計劃」,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三年內為五千名經濟有困難人士提供免費乳健檢查,如有需要,跟進和診斷費用都可獲豁免。

申請人為四十歲以上、持香港身份證、兩年內不曾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並且是綜援、交通費支援計劃或傷殘津貼受助人,或低收入人士(一人家庭月入不過九千元;二人家庭一萬四千元;三人一萬六千元;四人一萬九千元)。


查詢電話:  3143 7333
香港乳癌基金會供稿

 

廣告